新华日报财经讯 本周(3月4日—3月10日),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关注的热词。新质生产力核心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在助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
着眼金融、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构建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建设已经一年有余。作为首批试验区之一,南京在过去一年引导全市金融机构设立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科技支行、科创金融事业部等各类科创金融专营组织60余家,线下设立了18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线上实现南京金服平台和“宁企通”平台互联互通……在今年3月6日,南京出台了《推动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在扩大科创信贷供给上,《措施》提到,深入推进“宁创贷”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信贷资源投入等。此外,《措施》也在鼓励知识产权融资发展。其中提到,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共担与补偿,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纳入市级“宁创贷”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等。
科创中小企业通常存在轻资产、融资难等问题,金融机构陆续创新推出知识产权专项金融产品及服务,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近日,南京银行苏州分行为苏州某散热科技有限公司投放500万元“苏知贷”,这也是该行首笔知识产权专项融资“苏知贷”成功落地。据悉,“苏知贷”是由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牵头,依托江苏省普惠金融平台,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灵活、高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苏知贷”单户最高授信额度可达3000万元,期限最长为三年,无需企业承担担保费用、专利价值评估费用,为科创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融资帮助。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是金融机构永恒的主题,让金融服务更好地触达企业、实现精准滴灌则是需要多方合力的过程。助推金融赋能产业,政银企对接是常见形式。3月5日,盐城市阜宁县举行“金融助行·物阜民宁”政银企对接活动。活动中,阜宁县与8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多家银行共向阜宁县129家企业新增投放贷款234.26亿元,重点支持该县主导产业和“3+2+3”产业链。
南通则在传统的政银企合作上,让金融机构带着产品和服务走进企业。此前,南通市“千名行长进万企 强链兴企大走访”活动收官。活动期间,全市41家银行机构“带产品、带方案、带授信”进企业,累计为2238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387.41亿元。同时印发《金融支持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的指导意见》,开展建筑业融资专项攻坚,为资金链紧张的建筑业大型民企周转存量融资、推进债务重组,稳定困难企业授信超85亿元,恢复4家建筑企业1亿元授信。
不仅是给企业和金融机构搭桥梁,江苏各地也在因地制宜谋求金融赋能地区产业发展。淮安聚焦以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拓宽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首贷支持对象范围,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梳理筛选全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主体有效无贷户清单,指导督促银行机构落实人员逐户对接,对有融资需求且符合授信政策的无贷户及时提供针对性融资解决方案,实现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首贷户数、贷款金额持续增长、首贷户占比不断提升,平台累计访问近13万人次,促成授信333.36亿元,利用企业征信信息支持中小企业融资459.6亿元,为3500多户企业发放信用贷款33亿元,涉企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27%。
无锡惠山区则在携手多方着力金融赋能产业发展。3月4日,惠山经开区功能区举行金融赋能大会暨高科产业控股公司AAA评级授牌仪式。惠山高科集团与8家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惠山经开区园区产业升级、智能制造、生态科技、区域战略新兴产业赋能等领域,做深做活产融结合。惠山高科集团还与4家险资管理机构签约,4家险资管理机构将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此外,惠山经开区将携手堰桥街道、玉祁街道共同设立10亿元功能区特色园区基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连云港此前设立的海洋产业投资基金迎来了设立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近日,连云港市海洋产业投资基金与连云港仓潮智绘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合作正式签约。据悉,该基金于2023年设立,总规模3亿元,推动海洋产业创新创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此次投资项目,仓潮智绘专注智能航运的软硬件开发及无人航行器的设计研制,依托连云港涉海的有利地理条件,重点打造海洋高端测绘无人船设备,将对连云港市延长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常州经开区正在通过不断完善奖励政策,及时拨付企业股改上市奖励资金,开通企业股改上市“绿色通道”等,持续助推企业加快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3月7日,江苏正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证券简称“正康新材”,证券代码874112。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上市企业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26家,139家企业完成股改。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