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南京的博物馆,大有“看头”!

博物馆

一座城市文化灵魂的展厅

这里

收藏的是历史

传承的是文脉

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

从事文博事业30多年的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代表告诉习近平总书记,他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文博工作与文旅整合统一起来,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文与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023年,南京接待游客2亿多人次,全市博物馆就接待了3448万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作为回望中国历史的重要窗口

南京共有备案博物馆77座

让我们走进南京的博物馆

触摸历史的脉动

顾树荣 摄

在南京繁华的长江路地下,“藏”着1700多年前六朝建康宫城遗址,六朝博物馆就在此遗址上建立起来,展出1200余件珍贵文物,系统展示六朝文化。

点击图片

解锁文物“知识点”

“这件藏于六朝博物馆的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于1983年出土,精湛的釉下彩绘工艺,改变了人们对釉下彩工艺始于唐代的认识,把我国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五百年。”宋燕说。

从六朝博物馆往西南方向,还有一座“藏”在宫殿里的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馆址朝天宫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

点击图片

解锁文物“知识点”

“元代是中国陶瓷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时期。”宋燕介绍,这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向人们展示了元代制瓷水平。

“如果说前两座博物馆更多讲述南京的历史,坐落于钟山脚下的南京博物院,则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宋燕说。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上溯远古,下迄当代,馆藏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博物馆中位居前列。

点击图片

解锁文物“知识点”

这件馆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是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最完整的竹林七贤人物组图。

南京,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明朝,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航海“宝船”建造地和航海始发地。

点击图片

解锁文物“知识点”

这幅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坤舆万国全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在南京博物院的馆藏中,还有一件靠“颜值”火出圈的文物。

点击图片

解锁文物“知识点”

在南京,博物馆的“朋友圈”还在不断壮大。南京城墙博物馆,于2021年底对公众开放,为新馆的代表。

明代南京城墙,全长35.267公里,现存25.091公里。650多年风雨沧桑,大量明城砖流失民间。2016年,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向社会征集散落城砖,8年来已收回40多万块。城砖,就是南京城墙博物馆展示的重点之一。

点击图片

解锁文物“知识点”

近年来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人们在博物馆里

与历史相遇、与文化交融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在延绵的时代长河

与交错的城市光影中

博物馆静静矗立

回望历史、走向未来

方飞 摄

内容来源 | 新华社

编辑 | 张洋珊

校对 | 祁灿灿

责编 | 钱奕羽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