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华时论| 谨防新质生产力陷入“概念空转”

当下,“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高频词汇,各地迅速掀起学习和讨论热潮,纷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调。但个别地方似乎“唱歪了经”,把新质生产力当成无所不包的“筐”,任何想法和举措都要往里“装”。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新质生产力一旦被泛化和滥用,不仅会模糊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背离其科学逻辑,陷入言之无物的“概念空转”,更会混淆发展重点、错失发展机遇。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极具前瞻性的概念,既是改革与发展所需,更是事关全局、面向未来的战略性命题。各地表现出你追我赶、竞标争先的热切与紧迫,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于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需要一个过程,更遑论破题与解题,切忌不由分说、一哄而起。总书记强调的新质生产力到底是什么?“新”在哪里,“质”在何处?如何避免大而全无重点的新质生产力规划?如何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何将“因地制宜”的方法论贯彻到位?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真问题,都需要进行系统而深刻的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什么是”“什么不是”,才能对“怎么做”“怎么做得好”了然于胸。

理解一个概念,须得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领会、反复学习、深刻理解,决不能只“蹭”概念不求甚解,甚至把它当成一种“叙事包装”。比如说,一些地方将传统产业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对立面,这种认识当然不对,但也要防止传统产业随意“嫁接”新质生产力。麦田里、工厂里当然能够“长”出新质生产力,但个别行业、企业的“生拉硬靠”只会让人感觉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比如,有酒企宣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有企业仅是在生产线上增加了一些简单的自动化设备,就号称“拥抱新质生产力”。新旧不分、主次混淆甚至把其当做营销噱头,只会让原本深刻严肃的新概念变得庸俗化、浅薄化。事实上,新质生产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无时无处不新质”,那也就失去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这种现象何其熟悉。过去,一个新概念、新词汇、新表达出现后,总会伴生轰轰烈烈一拥而上的“概念狂欢”。以前几年爆火的“元宇宙”为例,其本是一种高端前沿技术,但不少地方一哄而上、一窝蜂砸钱进军“元宇宙”,不仅把这个概念“玩坏了”,还搞得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经历过烂尾、停滞和泡沫散去后,放眼望去,今天真正在元宇宙领域取得突破、做出成就的,绝不是喊得最响、炒得最凶的,而是扎得最深、做得最实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不以此为鉴。

喊口号喊不出真正的新质生产力。真正的贯彻落实,是完整、准确、全面地学习领会,并且起而行之、行之有效。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有深刻的问题导向和现实观照,无论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还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做实的,而不是我们已经做成的,都需要我们拿出实打实的规划、思路、行动,而不是把“新质生产力”的标签一贴了之。对我省来说,各个板块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功能区承担的发展责任也不同,如何“统筹推进”,如何“因地制宜”,都要对照学习思考,认真研究谋划,找准着力方向,真正把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到位,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探索出一条实事求是、向“新”提“质”的路。

(陈立民)

责编:孟亚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