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周铁:傍太湖烟波,承厚重文脉

宜兴市周铁古镇地处太湖西岸,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相传周代在此设铁官,始称周铁桥。光绪年间,周铁桥镇改名为周铁镇。

虽然周铁镇的名字不见水,但它却是太湖西岸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两条十字交叉的河流从镇中穿过,湖光旖旎,水陆交通便捷。雍正二年(1724年),江南太湖营右营守备驻防周铁桥,带来人口的流动和聚集,并在横塘和某些港渎的交叉口形成商品集散地,后集市固定下来并成一定规模,市镇就此形成。

清中期以后,周铁成为宜兴东北、北横塘沿线的第一大镇。民国时期,周铁有“无锡西门外第一镇”美誉。周铁老街和小街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商铺,电灯公司、面粉加工厂等近代企业也在此陆续开办。

商贸的兴盛,也使得周铁成为近现代太湖流域办学最盛的镇乡之一,有“阳羡状元地,周铁教授乡”的赞誉。光绪六年(1880年),周铁镇士绅为子孙习文成才建“竺西书院”,取“竺西书院”之名旨在纪念南宋著名词人蒋捷。书院培育了很多文人雅士。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周铁镇成为太湖流域风筝发源地、传承地

周铁人杰地灵、文脉厚重。有17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还保留有古码头、水塔,以及建于清代的城隍庙、造石坊、古帆轩等,文物保护单位有12处,历史建筑有85处。

周铁还是太湖流域风筝的发源地、传承地,周铁老街上建有太湖流域第一座以风筝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周铁风筝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周铁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镇、国家生态镇、国家卫生镇、中国风筝之乡等一批国家级荣誉。如今,周铁镇正把握锡宜协同发展、太湖湾科创带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交汇叠加的机遇,加快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文字:白雪

摄影:丁焕新/视觉江苏

设计:曹家瑞

翻译:卫鑫

鸣谢:宜兴市档案史志馆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