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这一示范工程通过专家验收,泰州观测发现新记录物种131个

交汇点讯 近日,泰州市春江湿地-凤栖湖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示范工程通过专家验收。该观测站自2023年1月开始建设以来,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基础上观测到泰州市新记录动植物物种131种。

泰州市春江湿地-凤栖湖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共建设生物AI识别观测点6个,设置固定调查样线29条、样方40个、采集点8个、声呐观测区1个,跟踪监测样地内生物类群和珍稀濒危、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群动态及变化特征,开展连续性的生物多样性观测。通过近一年的观测,观测站在泰州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基础上,观测到泰州市新记录物种131种,其中包括维管植物16种、陆生脊椎动物1种、陆生昆虫57种、淡水水生生物57种。

据介绍,在脊椎动物领域,观测站设置6个观测点共12个AI识别摄像头,捕捉长江湿地与城市公园鸟类,运行7个月来累计识别38种83394只鸟类。其中,既包括白鹭、绿头鸭、灰喜鹊、黑水鸡、白骨顶等出镜最多的留鸟优势种,也包括人工观测中没有发现的少见种类如黑枕黄鹂、栗苇鳽、黄苇鳽等。

在水生动物领域,观测站设置了4处eDNA采样点,一条鱼类声呐观测样线,累计发现鱼类58种。声学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水域鱼类平均密度为每公顷2372.9尾,水平方向上鱼类呈斑块状分布,垂直方向上表层和底层鱼类较多。与近10年的历史资料相比,2023年度长江高港段鱼类资源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在维管束植物领域,2023年以来观测站记录到各类植物313种,其中泰州市维管植物新记录16种,乡土植物代表有白顶早熟禾、鸡肠繁缕、小叶猪殃殃、尖齿臭茉莉、田紫草、稻槎菜等。

泰州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说,今后将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科学推进“生态岛”试验区等自然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提高自然生态系统“包容度”;探索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及观测站建设,建成泰州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展示中心,提高公众“感知度”。

通讯员 李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责编:王舒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