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90岁以上高龄关节置换术成“常规” 医疗进步助力高龄老人高质量生活

交汇点讯 “仅3月份以来,我们就完成了6台高龄膝髋关节置换手术,最小的90岁,最大的93岁。”南京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徐志宏主任医师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龄不再成为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障碍,去年科室一共完成了38台9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髋膝关节置换,最高年龄100岁。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如今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高龄患者关节损伤越来越成为常见病,其中最常见的依然是高龄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以往由于医疗条件不足,部分90岁以上病人的手术常被当作禁区。徐志宏说,然而近十年来,随着科室医疗水平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提升以及多学科合作的推动,高龄人工关节手术量近年逐年攀升。作为江苏省卫健委唯一批准的骨关节诊疗中心,他和同事们去年共完成了3500多例人工关节置换,病人最远来自新疆、黑龙江等地。这个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级医院中都名列前茅。

近期才出院的吴群苍(化名)老先生深有感慨,他1955年去新疆做地质勘探工作,退休后在河北生活,由于早年运动过量,这十几年膝关节疼痛逐渐越来越严重,也曾经有医生建议手术,但始终有所担心。后来他听说鼓楼医院之前还做过好几个90岁以上的膝关节置换,这次特地来治疗。老先生体质非常好,手术后恢复很快,第一天就已经在助行器帮助下下地走路,手术后四天准备出院了。因为另一侧膝关节也有问题,徐主任打算让他一个月以后再做另一侧膝关节置换。

让老年膝关节病患者重新站起来的背后重要推手是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徐志宏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国内最早提出了“股骨髓外定位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并于2016年获得发明专利。徐志宏说,这项新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一些弊端,在力线精准的同时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术后病人疼痛感明显降低。“目前在我们中心已完成3000多例股骨髓外定位膝关节置换患者,外单位推广约1000例。”

“目前,关节损伤明显出现两个极端,一类是高龄老人,一类是爱好运动的年轻人。”徐志宏解释,最常见是膝关节韧带、半月板、软骨损伤,此外肩袖损伤、股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也比较多。近年来,电动车损伤导致的中年女性关节损伤患者也非常多。

徐志宏提醒说,适当的运动可以锻炼韧带、肌肉,从而更好地保护好关节,比如骑车、慢跑、游泳都是非常好的运动。但运动要循序渐进,要对自己关节有所了解,部分本身关节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运动损伤也很常见。适当的运动对于控制体重、降低血脂血压、降低糖尿病心脏病风险意义重大,另外也能降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风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仲崇山

责编:乔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