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江苏结核疫情总体下降,高校是防治主战场

今年的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结核病是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最常见的肺结核病将导致患者咳嗽、乏力、消瘦,肺脏功能受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江苏省卫健委获悉,近10年来,江苏省结核病发病率、发病数均明显下降。结核病登记发病数从2013年的34440例,降至2023年的19412例,下降了43.64%;登记发病率从2013年的43.38/10万,降至2023年底的22.80/10万,下降了47.44%。2023年,江苏省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达95.0%,其中耐药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达85.6%。患者在结核病定点医院全程规范治疗后,绝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月22日,南京市第二医院举行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义诊活动。活动现场,医院结核科主任曾谊主任医师介绍,结核病古称“肺痨、痨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结核分枝杆菌可累及人体除指甲、毛发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其中以累及肺部的肺结核最为常见”。除此之外,肠结核、骨结核也比较多见。

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大于两周,咯血、痰中带血等,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低烧、胸痛、盗汗、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有的患者会出现畏寒、高热、剧烈咳嗽、咯大量浓痰、呼吸困难等,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失调、闭经等。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治疗原则遵守的“十字方针”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这是当前国际公认的化疗原则,也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的“十字方针”。

它具体是指,一个合理、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的化疗方案需要有高效杀菌剂、充足合理的用药剂量、科学的给药方法、足够的疗程,还要规律、早期用药,结核病才能有望治愈。但由于疗程长、服药种类多,患者的充分理解与积极配合,也跟最终的治疗效果密不可分。

图源 视觉中国

预防结核病的最好办法是接种卡介苗和避免接触病原体。“我国新生婴儿出生后就会接种卡介苗,形成对结核的免疫力,但疫苗的保护一般只能持续到15岁左右。”曾谊提醒,还需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讲究卫生、远离喷嚏源、定期体检等方式预防,“特别是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如果连续咳嗽两周,或咳嗽有痰、带血丝,就要到医院好好检查检查了”。此外,肺结核病人要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不随地吐痰,尽量不到公共场所,避免传染他人。

高校是结核防治的主战场,数字技术提供新方案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自2000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四个“结核病防治五年规划”,不断推进全省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不断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了结核病流行势头。

但与此同时,要认识到结核病疫情仍没“走远”。在江苏肺结核疫情总体下降的背景下,全省学生结核病人数却没有明显降低。近年来,江苏省一直将学校结核病防控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南京市第二医院也带着结核病防治知识走进高校,对13所高校的在校生进行了早查早筛和科普宣教。”曾谊介绍,由于高校学生来源范围比较广,又容易聚集,因此是结核病高发群体,也是结核病防治的主战场。

在结核病的基层防控中,数字化技术也提供了多种新管理工具和方案。江苏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竺丽梅介绍:“为保护病人隐私,以及解决部分患者无法接受直接面试下服药的问题,我们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方式,包括使用手机App和电子药盒等工具。通过这些工具,患者可以方便地接收到药物服用提醒,并且医生也能够实时获取患者服药情况,实现全程信息化的督导管理。”

此外,在筛查管理方面,省疾控中心开发了信息化筛查系统,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可以快速将筛查信息记录到系统中,从而便捷地管理感染率等数据。“我们还将AI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安装在省级云影像平台,帮助我们实现包括肺结核在内的肺部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发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控制疫情传播的目标。”

江苏省还为结核病患者提供痰涂片、胸片等免费检查、免费一线及二线药品以及交通、营养补助,极大减轻了结核病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成功治疗后,即可回归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结核病定点医院的相关成功治疗的病案信息都可作为康复证明和依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责编:乔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