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唱响区域“大合唱”,共画中部崛起新图景

特约评论员/周军

改革的关键落子,激活发展的源头活水。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深情牵挂,殷殷嘱托,关键施策,为包括湖南在内的中部地区注入了满满的奋进活力。

在中华大地的辽阔版图上,中部地区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正焕发出强劲的创新动能和发展活力。中部地区由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6省组成,资源要素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今,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这颗明珠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光彩,在华夏大地的经济版图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过去一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近27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超过1/5,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发展的篇章日新月异,时代的命题常出常新。中部崛起,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然而,中部崛起之路并非坦途。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能力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仍是中部地区亟待补齐的“短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就要正视难题,并加以彻底研究解决。以思想之力开辟崭新的航程。上一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召开5年来,中部地区联动发力,形成合力,以“志同道合、齐心协力”的共进姿态,破解了一个个前进路上的难题,创新、产业、改革、民生、经济等各领域实现了“质”的跃升。这些年来,中部地区变化之巨、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让身处其中的人无不为之感奋。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系统谋划,从科技创新、战略衔接、改革开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宏观布局,让中部崛起的蓝图更大更广,一幅广阔的未来新图景正在打开。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布局中部崛起,“创新”落子掷地有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时间稍微往回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到团组,三谈新质生产力,深刻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从全国两会深谈新质生产力,到深入地方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地指导,皆为创新发展引领航向,扬起奋进的风帆。中部势起,各地善于出“新意”,敢于走“新路”,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等,多措并举激发创新活力,增添发展动能。

中部崛起,不是一域的“独角戏”,而是置身这一区域相关省份的“大合唱”。座谈会上,“联动”关键词多次出现。无论是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还是加强都市圈之间协调联动,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皆为中部地区融合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今,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地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山西的能源转型,到河南的制造业升级;从湖北的光电子产业崛起,到湖南的创新驱动发展;从安徽的科技创新,到江西的绿色崛起,中部六省齐心协力,各扬所长,携手共进,释放出“1+1>2”的聚合效应。走向未来,区域联动,越走越亲,这颗璀璨明珠定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贡献更多力量。(周军)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