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人民论坛:“让种粮也能够致富”

  华北平原,农机隆隆;洞庭湖畔,一派繁忙……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大江南北铺展色彩斑斓的劳作画卷,生机勃勃的田野孕育新的希望。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考察调研时,来到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走进当地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听取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情况介绍,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一笔一笔算投入产出账,强调“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求“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2023年,通过扩大面积、提高单产,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9万亿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江西永丰县罗珠村的邓冬根,今年为什么有底气种400多亩早稻?他算了笔账:去年每亩收到一次性种粮补贴18元,早稻生产补贴36.5元,中晚稻补贴27.5元,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12元,此外水稻保险还有补贴……政策托底,给粮农吃下“定心丸”,调动了积极性。新时代以来,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培育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力度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一系列强农惠农举措落地,种粮的信心更足、热情更高。事实证明,种粮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广大农民就会进一步多种粮、种好粮,粮食安全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必须清醒认识到,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这就是一个紧平衡,而且紧平衡很可能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随着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从价格、补贴、保险等方面,进一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乡亲们持续获益;建设好高标准农田,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好基础;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农民打造“金扁担”,助力“老把式”成为新农民……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必将更好激发广大农民的干劲拼劲,不断绘就幸福美好的丰收新图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一定能走稳走扎实。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