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 > 正文
从碳足迹到碳标签,产业链绿色升级在行动

 

新华日报财经讯 企业如何核算碳足迹?如何打造更有竞争力的绿色产品?3月25日,由江苏省节能监察中心、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主办的“碳足迹碳标签服务企业行(南京)暨协同推进碳标签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会”在南京举行,政、学、协、企多方汇聚,共同“碳”寻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道。

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两会上,“碳足迹”成为热词之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有助于企业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更好畅通国际循环,更有助于企业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黄建忠介绍,从碳标签和碳足迹制度情况来看,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或地区立法,要求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从长远看来,“碳标签”有着能够成为全球性产品标识和商品进出口“通行证”的隐形收益。

在江苏省节能监察中心主任胡正新看来,“碳足迹”和“碳标签”是企业连接绿色发展与商业价值的桥梁。“它们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量化碳排放、评估环境影响的工具,更成为了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标识。”他说,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投入,更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支持和帮助。

今年3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江苏省将出台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力争完成400个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电池、光伏、钢铁等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省级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启动运行。

碳排放核算是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本前提,也是进行气候国际谈判的重要支撑。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作为我国“碳标签”制度的先行者,正在通过标准建设,以碳标签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他们于2018年率先推出“碳标签”制度,探索碳标签的评价标准制定、机构建设、实施应用、人才培训、贸易促进和国际合作互认工作。

“从微观层面看,碳标签体系建设赋能企业绿色发展,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产低能耗产品,加快低碳生产转型步伐。”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李鹏认为,“碳标签”体系建设还将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以‘碳标签’为抓手构建全社会产品层面碳数据,可以深度描绘国家或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碳素分布全景,带动整体社会绿色升级变革。”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产品碳足迹领域,我省很多企业已经提前布局探路。其中,总部位于无锡的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在业内开展电动车“碳标签”认证工作。一方面,雅迪自身围绕品质、技术、服务等维度掀起的一轮自我革新,将进一步驱动公司技术改造、供应链转型升级,强化雅迪在绿色“智”造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雅迪的“探路”也在带动整个供应链、产业链向绿色发展方向改变,切实提升电动车行业的碳减排进度。

会上,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江苏办事处、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江苏分中心揭牌成立 ,多方携手为江苏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助力。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崔昊

责编:张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