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这家社区医院,有位备受洋学生欢迎的“医生老师”

交汇点讯 位于南京城东北角的小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大医院林立的南京是一家仅有100多位医护人员、再普通不过的小医院。然而,这家小医院中医馆内却有一位拥有众多病友和外国留学生粉丝的“大老师”戎文娟。

记者近日见到这位个子不高、戴着金丝眼镜,书卷气十足的戎文娟医生时,她正在用流利的英语指导斯里兰卡留学生匹尤美(Pigumi)上门诊。穴位、针灸、艾灸、贴敷……这些晦涩而又专业的英语词汇,她脱口而出,让记者十分惊讶。

戎文娟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2018年就来到小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我上大学时外语学的不错,工作后一直没丢。前几年,中医药大学老师推荐让我试带留学生看看。带教了一段时间后,留学生们普遍感觉很好。于是,就在留学生圈内渐渐有了点名气,主动过来要求跟着我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戎文娟说,这几年她带过的留学生超过100人,有加拿大、美国、泰国、印尼、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等国家的学生,最多的时候她同时带十几个留学生。

虽然工作近十年了,但戎文娟看起来仍然非常年轻,因此很容易与留学生们打成一片,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位女留学生有痛经史,每次来“例假”都要跑过来找她针灸“印度一小伙,患遗传性手汗症,严重影响他交朋友,我给他开了几副中药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这件事后来在他们留学生群里就传开来了。”有位留学生毕业时给她留言:看到你的样子,就想到未来我成为医生的样子。

匹尤美告诉记者,来中国之前,她在加拿大学过四年的西医,可她感觉中医更神奇,于是就来南京学习中医了,在斯里兰卡有许多人相信针灸、推拿等,也有不少中国人开的中医馆。她虽然跟着戎老师学习没几天,但已经从她的身上感受到了中医文化魅力了。

同样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Oorloff 说:“针灸的效果久经历史验证,至今都非常有效,我也因此更加坚定要深度学习和挖掘中国中医药这一宝库。”

戎文娟说,带教的同时对她而言也是学习机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医学,比如有印度疗法、斯里兰卡疗法等,上课时,我会让他们做PPT、每位学生讲一个病种,大家互相借鉴学习,感受不同国家的传统医学文化。

爱学习、上进心强、技术精湛、对待病人服务态度好,这让她不仅在留学生中有着良好声誉,在医院周围居民中戎文娟也有不少“粉丝”。记者采访当天,家住南京桥北的郭大妈特地转了几趟车来找她针灸,郭大妈面部肌肉痉挛好长时间了,服药也不见好,后听亲戚说到戎医生,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针灸了几次,“效果明显,过去面部老是抽搐,只要外出就得戴口罩,现在基本不用戴了。”

在南京做生意的射阳小伙子秦先生颈椎病发作,也是在这里治好的。这几天又把老家患眩晕病的妈妈带过来就诊。“我上高中的儿子,有个头痛脑热也过来就诊,戎医生是我一家人保健医生。”

戎文娟在医院自然成了医院领导的“宝贝”。中心主任耿小亮说,医院专门为戎文娟提供了工作室,并在薪酬待遇方面向她倾斜;还聘请了中大医院、南京市中医院的名中医每周过来坐诊并指导戎文娟,营造一切有利于她成长的环境,让她在技艺上更加精进,服务更多的群众。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仲崇山

责编:赵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