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TED > 正文
江河湖海青蓝行|走“慢”一点,看长荡湖如何“一湖清水还复来”?

交汇点讯 长荡湖畔,碧波万顷、水清岸绿,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图景......长荡湖是太湖流域上游湖群中的重要湖泊、水污染拦截净化第一道天然屏障,对太湖水质改善、藻类水华控制、水生态修复而言举足轻重。2019年,长荡湖生态综合治理拉开序幕。经过多年的努力,长荡湖交出了生态综合治理的优秀“答卷”。

【水之问】走“慢”一点,看长荡湖如何“一湖清水还复来”?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湖心区;地形重塑

【大咖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物理湖泊与水文研究室研究员胡维平:

湖泊修复专家们在长荡湖“大湖区围网减浪水生植物修复水质提升区”内,构建了网格化的围网,以此降低湖面的风速。在削减风浪的同时,还能将植物固定在一定的区域。此外,还在湖水拦输导流带建立了导流槽,地形重塑使入湖的水先在西部沿岸区滞留部分时间,再进入长荡湖的中心区,高浓度水在该区域得到很好地净化。通过降、导、滤、吸等多种途径,实现湖心区污染物浓度大幅度削减,水质得以提升,同时也增强了长荡湖削浪、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实现了高浓度水与低浓度水的隔离,修复长荡湖作为太湖天然屏障的功能。

现在长荡湖近岸圩区内,水生植被平均覆盖率达93.7%,水体透明度大于1.2米。2023年在湖心区又恢复了8.6平方公里的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植被,湖心区水生植被覆盖度>90%,总生物量达到3.7万吨。

“美丽江苏——江河湖海青蓝行”系列主题活动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承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举办,旨在助力美丽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区域善治之美。

新华传媒智库调研组(孔德信 李先昭 王男 张晓蕊 朱姝 封颢 昝寻寻 笪颖 刘健 潘祥海 印丹 刘畅方达/视频)

责编:张晓蕊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