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70多年、跨越1500多公里,牺牲在异国的志愿军烈士终于“见”到家人

交汇点讯 “二叔,70多年了,我们终于‘见到’你啦!”近日,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千里迢迢从宿迁市泗洪县赶来的索长领,跪在刻有索维亮名字的烈士英名墙前,诉说着多年来全家对索维亮的思念。索长领告诉记者,为了这次“团聚”,他们一家等了70多年、找了70多年,而牺牲在异国他乡的索维亮也“走了”70多年,横跨两国1500多公里,非常不容易。

索维亮,1928年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乔庄村,1948年5月参军,1952年9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10月牺牲,是2020年第七批迎回安葬的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参军后,索维亮曾往家里写过信,寄过穿军装的照片。再后来,当地民政部门送来了烈士证书,以及一支钢笔、一个怀表和一个手帕,说是索维亮在朝鲜战场牺牲了,这是他的遗物。

在索长领的记忆里,那时候家里有个木箱子,箱子底部有个箩筐,平时用来放针线。“二叔的照片、遗物和烈士证也都放在箩筐里,奶奶每次做针线活就拿出来看一看,给我们晚辈讲二叔的故事,讲着讲着就哭了起来。”索长领记得,每次看完以后,奶奶把这些东西再放回箱子里锁上,这是她的宝贝,她不许别人碰。

“二叔牺牲后,爷爷奶奶一直有个心愿,想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安葬在何处。”索长领回忆,抗美援朝胜利后那几年,只要是农闲时节,爷爷奶奶就带着干粮,徒步在周边地区寻访从朝鲜战场回来的、当年和二叔一起赴朝作战的战友,也多次到民政局和人武部打听。说着说着,索长领的眼眶湿润了。“到20世纪80年代初,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临终前反复交代父亲、三叔和姑姑,一定不要放弃寻找索维亮,全家人也多次外出寻亲,但一直未果,这成了一大家人心中的痛。”

转机终于出现。2022年7月,退役军人事务部下发关于为归国志愿军烈士寻亲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了“索维亮”“江苏泗洪人”等少数关键词。

“为英烈寻找亲人,帮烈属实现愿望,是我们的职责。”泗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寻亲小组,深入到乡镇、村居实地走访,最终查找到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乔庄村民索长领、索长兵表示,自己的确有一个二叔索维亮早年参加革命,后参加抗美援朝,牺牲在朝鲜战场。

2022年的中秋节,寻亲小组带着索长领、索长兵到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采集DNA样本,采集好的样本经过专门的冷链运输途径送至北京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进行DNA比对。

2024年1月,退役军人事务部首次对外发布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成果,陈汉官、索维亮、李延学等10位烈士成功完成身份确认。

得知这一消息,索维亮烈士的妹妹、侄儿、侄女等一大家人悲喜交加,70多年的牵挂终于有了结果。在清明来临之际,泗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门安排工作人员,陪同包括索长领在内的3名烈士亲属前往辽宁沈阳、锦州和本溪满族自治县,祭扫安葬在那里的泗洪籍烈士。

“70多年前,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当年,很多像索维亮一样的烈士们把生命‘定格’在了异国他乡。如今,志愿军烈士遗骸陆续回归祖国,这条归家路很不容易!”泗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高朝明介绍,泗洪县是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全县有4600多名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记者了解到,从2023年开始,宿迁市扎实开展“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动员志愿者230余人,走访烈士遗属770余户,组织寻亲专班远赴云南、甘肃、河南、辽宁等多地,跨越山海,辗转万里,成功为144名烈士找到亲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梁广伦

责编:史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