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交汇点评︱对App“陷阱”立起法律“警示牌”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App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种招揽用户的手段层出不穷。其中,“7天免费试用”“1元享7天”等促销方式尤为显眼,仿佛给消费者送上了一份免费的午餐。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这些看似诱人的免费或低价试用,往往隐藏着种种陷阱,让消费者不知不觉掉入其中。

日前,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掉进App“免费试用”“低价享用”陷阱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且是“有苦说不出”。因为,有些App软件利用了消费者对于免费或低价商品的天然好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复杂的规则。比如,一些App在用户点击免费试用后,就悄无声息地将用户纳入包月包年的套餐之中;有的则在低价试用后,宣称低价续费,结果却是续上了高价套餐;更有甚者,对于免费试用期的界定模糊不清,让消费者在第二次点击时,就默认支付了一年的会员费。

App“免费试用”的陷阱当真防不胜防?其实不然。作为消费者,面对看似便宜的诱惑,不要“手滑”,要按捺住好奇心,耐心把App的“玩法”摸清楚,更不要轻易捆绑自己的钱包。作为App运营商,也应摒弃“短视”的营销策略,以诚信为本,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消费者的“小心”和App运营商的“良心”,完善的法律法规才是填平App“免费试用”陷阱的根本。

目前,法律法规对于App“免费试用”的监管尚不完善,导致违法成本过低。一些App开发商在尝到甜头后,肆无忌惮地“算计”,诱导消费者掉入陷阱,而且当消费者发现被套路后,往往面临维权难、退费难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乱象。因此,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App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免费试用”的合法界限和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提升违法成本;更应针对免费试用和低价享用服务制定可行的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商家在提供此类服务时必须履行的各项义务,并确保条文清晰、易懂,在“陷阱”旁,立上一块写得明明白白的“警示牌”。(胡安静)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