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4月2日晚,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参演剧目之一,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江苏戏剧文学创作院与中共南京市玄武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小剧场昆剧《归途》在南京国民小剧场精彩上演。国史编修元好问送养子白朴返乡见生父的一场归途,也是二人思想沟通、志趣相合的双向奔赴之路。

小剧场昆剧《归途》由江苏戏剧文学创作院国家二级编剧华春兰执笔,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二级演员杨阳执导并主演,昆四代实力派演员徐思佳、钱伟、朱贤哲和昆五代优秀青年演员宋博凡共同出演。
该剧讲述了蒙军入寇、金国将亡,国史编修元好问之友白华将幼子白朴托付于他。国破之后,元白二人身陷囹圄、流放山东。十年后,北方初定,二人重获自由。不料,白朴之父却在此时传书索子,元好问虽心中不舍,但于情于理应当将其送还,于是,元好问带着白朴踏上归途。但白朴因和元好问相伴十载,情同父子,不愿离别……


大幕拉开,灯光渐亮,凄婉笛声响起,顿时将观众带入一个战乱离散的悲剧年代,全剧的悲壮基调也由此一直萦绕在观众心头。元好问蹒跚而上,唱出了即将送养子白朴回归生父身边的不舍之情。故事开场即点题,此后种种情节、矛盾冲突都在“归途”中展开,紧扣主题。元好问要送回白朴,而白朴则坚定地要追随养父,二人的父子情、报国志在归途中不断升华。最终,元好问将背负着装有史书的包裹缓缓递出,白朴郑重接过,那一瞬间大家仿佛感受到“传承”二字的千钧之重。全剧从舞美到表演都是十分传统的昆曲样式,故事结构较为完整,短短一小时,让人体验了一段悲壮的人生经历,家国情怀、人生抉择、文人风骨暗藏其中,甚是巧妙。

演后谈环节中,导演兼主演杨阳表示,每次塑造一个人物、寻找人物的时候,都会特别痛苦。“因为你要把自己全部放下来,走进这个角色,去感受他的妻离子散,他的一无所有,去追寻他的精神,他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使命感。”

昆五代优秀青年演员宋博凡在剧中饰演白朴,他激动地说:“在排练场上,杨阳就像我的亲叔叔一样,对我特别特别好。我记得最好玩的地方,就是杨阳老师一直让我哭出来,可是我排练时怎么都哭不出来。但是今天,此时此刻,我很想哭……”说着,宋博凡就哽咽起来。


对于编辑华春兰来说,今天这场演出圆了她多年梦想。“《归途》所指向的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所面对的、所要走的路。在我读书期间,读到中国文学史就会被元好问和白朴这两位文学巨匠、这对养父子之间的相依情感所感动。元好问其实是白朴的精神教父,两位大家在动荡社会背景下的爱国之心和自然纯真的文学思想,让他们相互追随,一起奔向未来。今天,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把两位大家的故事付诸笔端,同时又由我最喜欢的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排演出来,算是圆了我一个多年来的心愿。”
华春兰表示,“归途”的深层内涵是指人生归宿。“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每个人所处时空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所担负的使命与责任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不同的归途。通过抒写历史人物的人生跌宕进而还原人性的真实、触摸人类共通的情感温度,阐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人生的体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高利平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