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不仅与岁时物候相关,还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因为二者相融,让清明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
雨过天晴,微风不燥,草木青青、花朵娇艳,清明踏青是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的传统习俗。清明假期,位于张家港市的香山风景区内樱花已全面盛放,正是踏青好时节。
香山,因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而得名。又因其状如伏兽,故有卧牛山之称。另因旧时山上多植桃树,又有桃花山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为香山梅花堂题写堂额。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次访问香山,居住在梅花堂,并冒雨观赏桃花涧银瀑飞流的胜景。近代名人刘半农三兄弟祖居也在香山之麓。

香山自古风光旖旎古迹众多,粗犷而不失秀丽,雄伟而不乏典雅,素有江南名山之誉。香山风景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旧时有钓鱼台、采香径、梅花堂、洗砚池、石虎门、圣过潭、观音殿、荷花茶厅、圆寂塔、听松吟、桃花涧、圣清池、毗陵井、巫门夜雨、天台石、归云洞、烽火墩、藏军洞等“香山十八景”之说。其中,桃花涧、采香径、藏军洞198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香山东侧斜坡发掘出东山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有8000余年历史,为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最早的一处,1995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上长有成片的马尾松、香樟、毛竹,品种多样的野生药材遍及全山,山上的树木覆盖率达87%,山草覆盖率高达100%,风景自然秀丽,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
文字:刘霞
摄影:施柏荣/视觉江苏
设计:王言予
翻译:卫鑫
鸣谢: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