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银宝盐业:做足盐文章,打造新“盐”值

新华报业网讯 晴空下,万亩盐田水光熠熠。盐田里,扒盐机械往来穿梭。卤池旁,盐廪高耸池盐雪白。在盐城银宝盐业旗下昇制盐公司的盐场里,“春季扒盐”作业紧锣密鼓,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这里的制盐采用古法,从开滩贮水到蒸发结晶,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天然无污染。”说起古法制盐,老盐工们如数家珍,“整个盐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纳潮、制卤、结晶、收盐集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讲究,这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经验。”古法制盐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发展,是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工艺进步革除了古法制盐中的不利因素,尽管方式没变,但是众多工人在盐田中推着小车拉盐的场景不复存在,现在效率更高,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法制出来的盐只是原盐,要想变成入口的食盐,还需要把原盐送进加工车间进行精细加工。在银宝盐业旗下海精盐厂,偌大的厂房内,只有寥寥几人,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各种功能的盐产品从生产线上产出,进入包装、入库等工序。

“我们厂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搭建智能中控系统,部署私有云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实现设备、车间、厂区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管理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物流智联化,使企业生产运营成本降低11%,产出能耗降低25%,生产效率提升18%。”海精盐厂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银宝盐业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进企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盐产业链,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盐”值。2023年荣获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全年销售各类盐产品50.8万吨,同比增长127.9%,成功向澳洲出口成品盐。

除了盐产业,深度挖掘盐文化的内涵,也成为银宝的重要使命。盐文旅基地应运而生,东昇制盐公司、海精盐厂都被规划在内,灌河沿线的盐场故事、银宝百年、制盐体验、盐研工坊等景点也在不断提升中,这里正慢慢成为盐文化研学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