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 > 正文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 22家江苏企业上榜

新华日报财经讯 4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榜单显示,全球共有1453家独角兽企业。江苏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为22家。其中苏州为12家,较去年增加2家;南京为10家,较去年增加2家。分别位列全国第六、第七。

胡润研究院《2024全球独角兽榜》

22家江苏企业上榜2024年榜单

胡润研究院于2024年4月9日在广州发布了《2024全球独角兽榜》,该榜单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且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本次榜单的估值计算截至2024年1月1日,并在发布之前对估值的重大变化进行了更新。这是胡润研究院自2017年以来第六次发布全球独角兽榜,旨在通过列出全球最成功的创业企业来洞察未来的经济趋势。

苏州的12家独角兽企业为:清陶能源、追觅科技、天兵科技、思必驰、镁伽、信念医药、天瞳威视、智慧芽、企查查、新光维医疗、云学堂、艾博生物。南京的10家独角兽企业为:T3出行、新康众、芯驰科技、蓬勃生物、开沃汽车、福佑卡车、世和基因、好享家、鼎泰集团、芯华章。

苏州作为江苏内的独角兽企业领头羊,其12家上榜企业涵盖了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显示出苏州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方面的强劲动力。南京则凭借10家独角兽企业紧随其后,这些企业在电子商务、半导体等领域的突出表现,进一步巩固了南京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重要地位。

从行业角度来看,软件和服务依然是最主要的类别,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独角兽企业。金融科技、软件服务和人工智能行业是产生独角兽最为集中的领域,而新能源、生物科技等行业也开始出现更多的独角兽企业,显示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我省为了培育更多的独角兽企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江苏“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旨在改善独角兽企业成长的生态环境。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我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苏州、南京继续维持两强格局

在历史数据方面,胡润研究院的全球独角兽榜不仅关注当前的独角兽企业,还提供了编制方法和历史数据的参考,以便对独角兽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胡润研究院《2023全球独角兽榜》

根据《2023全球独角兽榜》,江苏的上榜企业数量为28家,分布在苏州、南京等城市。苏州市有10家企业入选,位列全国第六位、全省第一位,涉及新能源、生物科技、消费品、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南京则有8家企业入选,排名全国第八,这些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半导体等领域。

从企业价值来看,2023年榜单中,江苏共三家企业入围前100名,无锡远景能源以价值830亿元位列第37位、常州蜂巢能源以价值600亿元位列第71位、宿迁京东产发以价值530亿元位列第92位。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特别是苏州和南京在培育和吸引独角兽企业方面进步显著。苏州维持了其作为省内独角兽企业领头羊的地位。从行业分布来看,无论是在2023年还是2024年,江苏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行业,这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相符。这些行业的高速增长反映了市场对于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强烈需求。

江苏独角兽行业分布愈发多元

江苏独角兽企业生态展现蓬勃生机,近三年增长显著,行业分布愈发多元。

2023年,江苏省的独角兽企业发展迅速,总共新增了24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过127.12亿美元。这些新增的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领域,其中先进制造行业有6家,医疗健康行业有1家。南京和徐州各孵化了3家独角兽企业,而无锡则孵化了1家。具体来说,南京孵化的独角兽企业包括大秦数能、驯鹿生物、芯华章,徐州孵化的有中润光能、徐州博康、徐工汉云,无锡的华虹半导体制造无锡公司也加入了独角兽行列。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的评估结果显示,2023年江苏共有50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9个设区市,其中苏州市和南京市分别有17家和14家,成为江苏独角兽企业最集中的区域。此外,江苏还有31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分布在12个设区市。这些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于新能源、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体现了江苏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效。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赵志强表示,开展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树立高科技高成长高价值企业标杆,加快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江苏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达213.26亿元,科技活动投入强度为11.22%,超七成企业获得了授权发明专利,平均每家15件,显示出江苏企业的强劲科技创新力。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

 

责编:赵文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