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算不上什么新套路。但是,当你独自留学在国(境)外,接到自称是国内公检法的电话,你会恐慌吗?最近,诈骗分子又将魔爪伸向了境外的中国留学生,通过冒充国内“公检法”,发送逮捕令、协查令等伪造证明,不仅给受害人造成大额钱财损失,也让受害人遭受巨大精神压力。4月11日,江苏省公安厅反电信网络诈骗总队提醒广大朋友:出国安全无小事,请留学生朋友也提高警惕,警惕骗子的“围猎”。

真实案例
近期,扬州的张先生,接到一个“00”开头的境外号码,对方自称是“美国FCC工作人员”。

电话一接通,对方就称张先生在美国读博期间名下办有一张美国手机卡,涉嫌发送诈骗信息,需要配合“厦门公安局”调查。随后,张先生按照要求,通过Skype软件和“厦门公安局”取得联系。

对方发来了“警官证”,并称张先生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钱,需要缴纳保证金“取保候审”。

张先生慌了,为尽快洗清自己的嫌疑,便在对方的引导下购买美元转入对方的指定账户,最后损失36万余元。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留学的小马,也遭遇了冒充公检法的骗局。

原来,有陌生人自称“福建公安”,添加了小马的微信,称其身份信息被人盗用办理了银行卡。现在该银行卡被“福建公安”查获涉嫌洗黑钱,需要小马配合调查并缴纳保证金。
小马出于恐慌,立即向指定账号进行转账,没成想按要求转完后,对方仍以各种理由要求其继续转账。小马有所警觉,便要求与对方视频通话,随即被骗子拉黑。小马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网络诈骗,而此时小马已经损失了95万余元。
套路解析
第一步:广撒网寻找目标
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通过电话广泛撒网,先捏造自己XX公安局/检察院的身份,准确报出你的身份证号等信息,后称你“银行卡涉嫌洗黑钱”“名下的手机卡发送大量骚扰信息”。
第二步:威胁恐吓引起慌乱
一旦你表现出迟疑,骗子就出示伪造的通缉令、拘捕令,通过严肃谨慎的语气,强调事情的严重性,要求你立即配合调查,营造紧张氛围让你心慌意乱。




第三步: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诈骗分子以配合各种调查为由,循序渐进地向当事人索要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最终达到骗取钱款或盗刷当事人各类账户财产的目的。
警方提醒
1.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客服人员,以您“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理由,主动帮您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
2.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或者其他通讯交友软件办案做笔录、视频讯问的“公检法机关”,都是诈骗!
3.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种种“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
4.国家司法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会现场当面出示《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通过传真、网络发送任何“法律文书”的,都是诈骗!
5.公检法等国家司法机关不设立“安全账户”“验资账户”,非特殊情况也不会采用“视频取证”方式。但凡要求使用“QQ视频、QQ语音、微信视频、微信语音”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6.如果您在拨打亲友电话时,发现有“停机、空号”等异常情况,需提高警惕,请设法通过其余途径联系该亲友并立即报警,核实情况并提醒对方谨防上当受骗。留学生家长如果接到可疑电话,应当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拨打96110咨询,切勿轻信他人、转账汇款。(启南、应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