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刻意放大婆媳矛盾,这些微短剧被下架、封禁

近日

“微短剧放大夫妻婆媳矛盾被禁”

话题冲上热搜

截至目前

该话题阅读量已达上亿次

记者注意到

原来,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

近期相继发布公告

对其平台中宣扬不健康和非主流的家庭观、婚恋观

刻意放大和渲染夫妻、婆媳矛盾等内容的微短剧进行了下架处理

多部微短剧被集中下架

近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公告表示,抖音致力于打造积极、开放、友善的社区环境,持续推进微短剧内容治理,并发布专项治理公告,鼓励和推广优质微短剧,持续对含有不良价值观导向、违反公序良俗、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的微短剧进行治理。

近期抖音平台发现部分微短剧宣扬不健康和非主流的家庭观、婚恋观,刻意放大和渲染夫妻、婆媳矛盾等内容,此次被下架的6部微短剧分别为《老公是个妈宝男》《最后的底线》《千金小姐反击》《怀孕的女人》《我的底线》《妈妈的生日》。

快手发布公告称:“近期,平台巡查中发现,部分微短剧存在宣扬不健康和非主流家庭观、婚恋观,刻意放大和渲染夫妻矛盾、婆媳矛盾、代际矛盾等行为,偏离社会主流价值导向。根据社区规则,平台下架了违规微短剧剧目,并清理相关内容738条。”

部分违规微短剧包括《光头女人的重生》《怀孕的女人》《远嫁与重生》《婆婆的狗窝》。

此前已有多部微短剧被下架

记者注意到,早在此前,已有多部微短剧被禁。比如,3月21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曾发布通报称,网络微短剧《老师不要跑》存在剧情低俗,台词、画面、情节涉及严重软色情等违规情况。 针对此问题,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第一时间提示相关播出平台予以处置。

去年12月上线的爆款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 ,但因“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的不良价值观,混淆是非观念”等原因,后续被平台下架。

恶婆婆成为流量密码?

此前,南方周末采访过一位在短视频平台上出演“恶婆婆”走红的老奶奶。

老奶奶表示,“恶婆婆”是短视频平台上最吃香的老人类型之一 ,长得有“恶婆婆”气质的老人,活儿都接不完。

无论是电视荧屏还是短视频,“恶婆婆”的形象常常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

比如“恶婆婆”短视频底下,点赞比较高的留言几乎都是,“要是我的话,就一巴掌给她甩过去”“老不死的”“大快人心,就应该恶有恶报”……

文中提到,固然可以理解一些观众的怒火,但“恶婆婆”看似是在声援女性,看似是在为现代女性伸张正义,但这只是一种“情绪幻觉”。

一方面,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短视频中的“恶婆婆”,都过于夸张、极端、离谱,这些作品中儿媳妇的反抗,也是“爽剧”的简单粗暴,它根本没有提供真正可行的化解路径——不是鼓励理性化解,而是渲染“以暴制暴”。

另一方面,“恶婆婆”的形象,本身是对很多老年女性的刻板印象,是对婆婆群体的污名化。

下架“婆媳大战”毒鸡汤势在必行

微短剧制造戏剧冲突本无可厚非,但刻意放大和渲染夫妻矛盾、婆媳矛盾、代际矛盾,片面丑化某类人群的形象,把不平等、扭曲的婚恋关系和家庭关系描绘成普遍存在的现象,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变成了“毒鸡汤”,影响社会风气、家庭和谐。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类微短剧把放大的“矛盾”,通过平台的算法推荐,形成快速、广泛的传播,极易强化认知偏见,极易产生观念误导。这种“流量至上”的做法,有违传播伦理,有害受众的身心健康,违背应有的伦理操守与文化品味。

网友评论:早该禁了!

综合抖音安全中心微信、快手黑板报微信、南方周末、钱江晚报。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