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交汇点评|当我们谈论中国足球时,我们更该谈论什么?

近日,在北京工体足球场绿色看台上,一张印着洁白雪花图案的椅子颇引人关注,这张独特的椅子是为了纪念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资深女球迷杨雪,她多年来风雨无阻支持球队,但在4月2日突发疾病去世,年仅39岁,让人唏嘘不已,国安俱乐部决定永久封存她的季票座位,并不再出售。实际上就在杨雪去世前几天,国安队队员进球后还在场上展示了印有“杨雪加油”字样的球衣,以此鼓励她战胜病魔。

这段足球俱乐部与球迷之间的故事,不仅感动众多球迷与网友,更是为处于低谷的中国足球注入了希望与信心。中国足球的发展离不开球迷的支持与关注,足球俱乐部与球迷之间的良好互动必然会为中国足球的崛起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中国足球里面这些感动人、激励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或许当我们谈论中国足球的时候,不能局限在国家队层面糟糕的战绩以及足协里的“害群之马”,更应该意识到中国足球经过32年的市场化改革,已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成为群众文体生活和城市气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之前火爆全网的贵州“村超”,到如今球市火爆的中超联赛,足球成了一种地方文化,足球更成了市民日常。比如在四川成都,去凤凰山体育公园看一场成都蓉城队的比赛已经成为成都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没有跑道的专业球场将3万多名球迷与球员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赛后全场整齐的歌声在星星点点的手机屏幕映衬下如同一场演唱会,此刻的足球已经成为市民为城市呐喊,为生活减压的媒介。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有着特有的魅力,它的影响力、号召力也不仅仅在体育本身,更衍生出了丰富的内涵。尤其是在当下,人们更多在线上社交,而足球比赛、足球俱乐部无疑为大家提供了线下交流沟通、互动的大型现场,更增强了城市的认同感、社会的凝聚力。

所以当我们理性地认识足球这项运动,认识足球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社交体验与认同效应,关注到中国足球领域里还有很多感动人、激励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继续喜欢足球,继续支持中国足球。引用著名足球解说员贺炜的话说:中国足球哪怕是再多人的痰盂,也永远是我的“圣杯”。

(范杰逊)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