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在歌声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访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协会主席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日前,正是在北海公园的白塔下,来自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和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的学生代表共同演唱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经典歌曲。

今年是伯乐中文合唱团成立十周年。十年来,以学唱中文歌提高学生汉语学习水平为初衷的伯乐中文合唱团已结出累累硕果。合唱团协会主席奥拉夫·米尔曼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介绍,合唱团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合唱团成员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甚至有成员不惜每次驱车百余公里来参加合唱团的各项活动。

提及此次中国行,米尔曼介绍,成员们通过学习中文,对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早就热切盼望着这次交流,精神饱满地参加了各项活动。这次经历让大家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国的音乐、文化和社会,对中国有了更直观和生动的认识。”

音乐无国界,歌声传友谊。米尔曼说:“中文歌曲是中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可以折射出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和历史。对于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感兴趣的德国年轻人来说,演唱中文歌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米尔曼强调,把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帮助他们增进理解,建立友谊,对未来的和平共处具有深远意义。“朋友多了,脚下的路才会更好走。”

在过去的十年里,伯乐合唱团曾多次参加中德两国举办的人文交流活动。每一次交流都让成员们收获满满,留下深刻印象。米尔曼回忆道:“每一次交流都很重要,每个活动都其独特之处。过去的十年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交流让我们获得了丰富有趣的体验。”

作为目前德国唯一一支青少年中文合唱团,伯乐中文合唱团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两国青少年交流搭建起一座友谊之桥,为中德友好作出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伯乐中文合唱团将继续致力于促进德中文化和青年交流。米尔曼表示,德中文化和青年交流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以满足两国青少年不同的关注点。合唱团将会一如既往,搭建德中青少年交流的平台,帮助年轻一代进一步理解彼此,从而更好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