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北大引才,九成以上岗位年薪超20万元

交汇点讯 为满足江苏知名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高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需求,4月13日,江苏省人社厅组团北上,参加北京大学2024届毕业生高校、科研院所专场双选会,面向在京高校学子公开招聘近1200名青年科技人才和教学科研人才,为城市和高校人才“双向奔赴”提供平台。


江苏与北京大学长期保持密切深入合作,不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今年3月,北京大学学生就业工作调研团走访调研江苏重点用人单位,与江苏在全面深化人才联动培养、促进校企合作与供需对接达成全新共识,此次活动也是调研后双方迈出的实质性步伐,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苏创新创业。

据了解,此次北上招聘吸引了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苏州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共20家单位积极参与,其中211高校9所、国家重点实验科研院所3家;博士871人、硕士309人,博士学历占七成以上。北大长三角光电、苏州实验室、南航、矿大对部分岗位不设人数上限,南理工、苏大、矿大对专业要求不设门槛。

招聘岗位具有“高精尖缺”特点。围绕光伏、信息技术、互联网、船舶、纺织等重点产业链,集成电路、大数据、农业机械装备、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针对前沿引领创新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教学科研人才队伍集聚培养,重点挖掘江苏重点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精尖及“卡脖子”技术人才岗位。作为前沿引领创新研发机构,北大长三角光电急需具备先进光电材料、器件、装置和系统研发背景的高层次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光学成像工程师岗位侧重光学工程、光电子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苏州实验室强化战略性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前沿材料的突破,提供青年科技人才和科研助理岗位,青睐材料学、核科学与计划、仪器科学、情报学等专业;中航集团下属金城南京机电拿出30个研发类、工艺类岗位,向航空航天、电气自动化、电子、能源动力、测试计量等多个专业人才抛出“橄榄枝”。

各单位以最诚恳“薪”意表达对优秀人才的渴望,九成以上岗位年薪不低于20万元。苏州实验室青年科技人才年薪40万元起;中电科技十四所系统论证工程师、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年薪45万—50万元;南通智能感知对所有博士岗位待遇最高达50万元。高校更是重金求贤,南航长聘教授年薪60万—125万元、特聘研究员年薪50万—65万元,中国药科大学提供年薪+安家费+科研经费,特聘副研究员/副教授为160万元、兴药青创学者可达320万元。南通大学专任教师年薪最高80万元,享受30万—280万元安家费,还可提供不超过800万元的科研经费。

据初步统计,本次招聘活动共收到简历463份,其中博士460份、硕士3份,达成初步意向37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图片来自江苏省人社厅

责编:白雪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