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民生粥|发展新质生产力,抓好“数据”和“算力”两大关键

数据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新型生产要素。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数据的支撑、算力的驱动是两大关键。即将过去的一周,在长三角地区,有关数据、算力的新闻不少。

4月7日,全国首个由网信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运营的数据跨境服务中心——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启用。该中心向上海全市企业开放,为数据处理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数据跨境服务,包括材料受理、业务咨询等。对提出申请的场景,没有发现敏感和重要数据的,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就能备案通过;发现了重要数据或较难判断的场景,由上海市委网信办分析评估。

在上海,这个专精于数据跨境的服务机构的启用,意味着对合法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的探索。在杭州,4月8日举行的“中国数谷”建设暨数据要素改革推进会传出消息:杭州将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数据+”战略,推动数据要素赋能金融、消费、制造、交通、医疗等场景和领域,积极培育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质生产力;以“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为主抓手,完善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体系。

杭州表示,既期待更多数字工程服务企业集聚“中国数谷”,落地更多数字化改造新场景、新应用,将“中国数谷”打造成产业转型的新地标,也期待更多企业参与数据制度创新实践,共同健全数据确权加工、交易流通、开发利用等全链条规则体系,将“中国数谷”打造成数据制度创新的新高地。

浙江媒体4月12日报道,杭州未来科技城近日公布其未来产业体系布局——打造未来网络、人工智能、空地一体三大标志性产业。海量数据需要强大算力来处理和分析。为了更好地发展未来产业,杭州未来科技城引进了浙江新型算力中心。该中心一期一阶段即将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提供3000P(1P约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智能算力。因算力成本直接决定创新成本,未来科技城所在的余杭区已出台政策,对采购该算力中心服务的区内企业给予补贴,助力杭州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

这一周,南京算力产业发展再传佳音:坐落于南京麒麟科创园的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基本建成,其算力可达每秒180亿亿次。每秒180亿亿次的算力意味着什么?假设14亿中国人每秒钟执行一个“1+1=2”的计算,那么180亿亿次相当于14亿人口不眠不休地算上40年。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2021年7月投入运营,分三期建设。2023年,该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目前,南京已上线运营四个智能计算中心。近日发布的《南京市推进算力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算力设施升级、产业规模跃升。到2025年,南京算力产业规模力争突破3500亿元。

在合肥,量超融合计算中心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是在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超级计算机上部署量子计算机,使“巢湖明月”成为集超级计算、人工智能计算、量子计算于一体的异构算力统一服务平台,为合肥乃至安徽全省高质量发展夯实算力“底座”。

合肥先进计算中心

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2021年6月正式运行,被誉为合肥“最强大脑”。当地建设这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满足合肥市综合性科学中心对于科学计算算力的需求;二是服务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的发展;三是解决城市治理对于算法的一系列需求。近三年来,包括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人工智算中心、与科大讯飞共建3000P级算力集群在内,一个庞大的“巢湖明月”算力集群雏形初具。

随着量超融合计算中心项目启动,合肥积极探索量超融合计算在气象预测、金融、生物医药、材料科学、智能汽车、高端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

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速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大背景下,这周亮出的一个开放动作令人关注——外资可参与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工信部4月10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及《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方案》,明确在四个试点地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等增值电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其中,互联网数据中心及其下属子项“互联网资源协作业务”,为首次对港澳以外的境外资本开放,且不设股比限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解读:“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算力已经成为全球紧缺的战略性资源和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2018年以来,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这项政策欢迎外资企业参与我国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也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云计算服务选择。”

试点方案政策性很强,从王志勤的解读来看,试点意味着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仅可以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而且与全球共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四个试点地区包括长三角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以及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随着数据基础制度不断健全、数字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数据的使用、算力的开发、市场的开放,必将使数字经济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整理

资料来源: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上海发布、杭州发布、南京发布、合肥发布

责编:白雪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