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连续剧”来了,南京“科研鸢5号”再次北上迁徙

4月13日下午4点至7点,90多名志愿者分散在三汊河、琥珀泉、老山椅山俯江台等7个南京黑鸢活跃点,蹲点“数黑鸢”。此次调查是一个南京黑鸢局部调查,志愿者共统计到200多只黑鸢。

这场调查要从一只黑鸢的故事说起……

“落难鸢”晋升为“科研鸢”

去年江苏省“爱鸟周”期间,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放归了一只黑鸢,它受伤后被救助。工作人员为它佩戴了GPS定位器,它从“落难鸢”晋升为“科研鸢”。

这是红山动物园野放的第五只“科研鸢”。与此前不同的是,它是一只亚成黑鸢,繁殖等习性与成年黑鸢存在差异,它的行踪数据能反映未成年黑鸢的成长痕迹。

果然不负众望,去年10月,“科研鸢5号”重回南京,还带回6个月6000公里的“旅行日志”,增进人类对黑鸢野外习性的了解。

开启新一轮北上迁徙

红山动物园救护中心主管陈月龙介绍,经观察他们发现,近期“科研鸢5号”又开始北上迁徙。今年的迁徙来得比想象中要早一些,毕竟去年这个时候它还在救护中心进行康复。

从南京再出发。4月5日早上8点,“科研鸢5号”从南京老山出发开始迁徙旅程,一路北上。当天中午1点到达江苏境内的洪泽湖,晚上6点到了沭阳县附近的夜栖地。

6天后,它已飞出国。11日早上7点,它一路沿着我国和朝鲜的界河图们江飞行,下午5点到达朝鲜的夜栖地。12日一早它继续北上……

南京的志愿者在观察什么?

从去年10月18日,“科研鸢5号”到达南京越冬,至今年4月5日开始迁徙,黑鸢5号在南京度过170天。

“科研鸢5号”的旅行日志来自志愿者的肉眼观察,也有科技加持。红山动物园作为江苏省暨南京市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从2022年初开始关注黑鸢,并启动基于救助放归的黑鸢开展GPS跟踪研究的项目。目前,红山动物园已为5只黑鸢佩戴GPS“小书包”。“小书包”实时记录和回传它们的信息,让人类能有机会不断积累对黑鸢的理解,这是保护这个物种的基础。

此次“数黑鸢”志愿活动带队老师凤子告诉记者,他们基于GPS传回的数据,选取黑鸢常活动的地方作为观察点。“数黑鸢不仅仅能获得数字,还能增进我们对黑鸢物种的了解。从观察中,我们有机会发现更多它们的现状、面临的生存威胁,发现和记录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希望对于‘科研鸢5号’这位伟大旅行家的关注,能让更多的物种和栖息地因受到关注而被保护。”陈月龙说。守护黑鸢计划持续开展中,南京将持续观察黑鸢动态,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也将继续跟进报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文、视频

部分素材来自受访者

责编:白雪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