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很多人的体检报告单上增加了“脂肪肝”的字眼,有的人年年体检年年有,却不以为然;有的人尽管看起来不胖,却也查出脂肪肝,甚是困惑。
脂肪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肝脏发生功能性病变,进而影响肝脏正常代谢的肝脏疾病。脂肪肝主要分为“酒精性脂肪肝(NASH)”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乙醇的过量积累,导致酒精在肝脏内蓄积,后续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是除酒精以外的其他因素导致肝脏中三酰甘油的异常积累,导致脂肪肝。
由于脂肪肝的病因主要为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营养过剩及代谢异常,近年来,全球相关专家已经一致同意将“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
脂肪肝早期没明显症状
脂肪肝除了会导致严重的肝病问题,脂肪肝还会引起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骨质疏松、肝外恶性肿瘤等疾病危害。
但脂肪肝起病隐匿,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进展也较为缓慢,少数患者可有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乏力等非特异症状,严重脂肪性肝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黄疸、食欲缺乏等症状,部分患者有肝脏肿大。大多患者是在做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有脂肪肝,而且很多人即便体检发现有脂肪肝,也可能觉得无关紧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脂肪肝患者最好到专科进行评估,在评估脂肪肝病因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同时,其余代谢危险因素也应筛查,如合并血糖、血脂紊乱、心脑血管等疾病,还需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接受相应的饮食、运动指导。
“管住嘴、迈开腿”是治疗脂肪肝最有效的方式
脂肪肝是可控可预防的。脂肪肝的形成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管住嘴”是改善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基础环节。脂肪肝患者平时要尽量避免含糖饮料,少吃油腻食物,减少肥肉、动物内脏、荤油和油炸食品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增加膳食纤维含量。脂肪肝患者应戒酒或避免过量饮酒,努力减少肝内多余的脂肪。
脂肪肝患者“迈开腿”很关键,即合理运动,减轻体重。肝功能正常或轻度肝功能损伤的脂肪肝患者,可采用中等量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快速步行、游泳、跳舞等),每周4次以上,累计时间150~250分钟,每周最好进行2~3次轻或中度阻力性肌肉运动(举哑铃、俯卧撑、弹力带等),更好地控制体重,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
如果肝脏损伤严重的患者,则不宜进行中高强度的锻炼,否则有加重肝脏损伤的风险,因此也提醒脂肪肝患者,最好先检查自己是否合并其他肝病,如有合并其他慢性肝病,需要针对病因治疗,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开始锻炼。
“瘦人脂肪肝”可能更危险
许多偏瘦的人充满疑惑,明明看起来不胖,为什么也会有脂肪肝?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聚积过多导致的病变,确实多见于肥胖人群,但部分身型瘦的人群也会得脂肪肝。亚洲人群体质的一大特点是,皮下脂肪含量虽然不高,实则内脏脂肪含量很高,因此看起来不胖却有脂肪肝。其实,脂肪肝的高危因素远远不止肥胖一项,2型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良、长期喝酒、血脂偏高、患有病毒性肝炎、短时间内体重快速下降、素食主义者、服用某些药物、家族遗传等因素也都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见原因。身型瘦的人群因为压力大、熬夜、饮酒等影响导致脂肪代谢紊乱,也可能出现脂肪肝。
临床上有很多瘦子不仅患有脂肪肝,同时还会出现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这类“瘦胖子”,尽管看起来不胖、四肢纤细,实则表现为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和体脂分布异常,事实上,比“均匀的胖”更加危险。
文字:蒋明睿
视频:蔡亮
设计:杨诺亚 赵晶
出品:新华日报社健康传媒中心
本期审核专家: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周希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