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格言里包括更快、更高、更强,然而,在4月14日的2024年北京半程马拉松男子组的比赛中,却出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冲刺阶段的最后几百米,3名外籍马拉松选手放缓了脚步,非常“礼貌”地目送中国选手冲线。1小时03分44秒,全国马拉松纪录保持者何杰险胜一众好手,拿到冠军。
很多人都被惊呆了,以为3位外籍运动员是配速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领跑员,或者叫“兔子”。然而实际上他们也是正式的参赛运动员,并且显然具备比1小时03分44秒成绩更好的实力。既然都是运动员,都为了竞技而来,为何却“默契”如斯,说好的“更快、更高、更强”呢?
其实,4个人最后冲刺的画面已经泄露其中的秘密,何杰与3名外籍选手都身着同一品牌的装备。作为该品牌的签约选手,何杰不久前已经在无锡马拉松上以破纪录的成绩夺冠,如果此番在北京半马上再能有所成就,无疑将有助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于是,4名选手在临近终点线的时候按照设定的剧本进行了表演,只是演技欠佳,让懂的都懂了,不懂的也懂了。
近年来,马拉松运动在中国得到了快速普及和发展。许多城市、乡村得益于这项运动,迅速蹿红。但体育就是体育,是竞技者的盛会,纯粹的竞技体育才会带给人们以美感,才会被观众所热爱。如果一项运动被暗箱操作,冠军早已被内定,那么它就是对观众的欺骗,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魅力和价值。过去,足球曾经被无形的大手操纵,给了球迷无比伤痛的记忆,如今,人们怎能容忍又一只无形的手来操纵有着良好群众基础的马拉松?
北京半马冲刺的一幕,击穿了竞技体育的底线,也深深刺痛了马拉松爱好者和观众的心。有关部门应痛定思痛,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彻查幕后的操纵者,还社会以真相。同时,以此事件为契机,整顿比赛纪律,严格规范赞助商行为,让体育回归正常赛道,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更加深入人心。(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