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高淳淳溪:省级非遗龙吟车将“重出江湖”

“龙形逼真吞吐三湖水,车轮旋转压平十里街。”在高淳,人们常常会说,石臼湖边有“三稀奇”:薛城花台长芦龙,夏家推车碰到云。三种民俗表演演出方式“稀奇”,演出时间也很有讲究。4月24日到26日,伴随着锣鼓声,“龙吟车”盛装游,将在淳溪街道长乐村再次展开,届时,声势浩大的队伍将吸引成千上万的乡民前来观看。

龙吟车,也称“凌云车”“辚辚车”。每隔几年,薛城的花台和长乐的龙吟车就会同时举办。当地人介绍,龙吟车的车身全部是木结构的,只有一个直径约为一米五的独轮着地。在1948年至1988年的40年里,龙吟车曾经一度销声匿迹。20世纪80年代,民间艺人夏友本通过回忆重新恢复了龙吟车,并策划制作了1948年以后的第一辆龙吟车。

龙吟车出游时,车上站着身着古装的男子,并展开戏剧表演,车下由16个人推动车身,向前行走,形成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整个行程约7公里,观众多达数万人。

据夏友本介绍,龙吟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唐玄宗时代,喜好游乐的玄宗李隆基每到春天踏青的时节,都会与皇亲国戚们一起以高大的游车入山穿林。在众多的游车中以杨贵妃及杨氏家族的游车最为高大绚烂、豪华壮观,甚至还配以鼓乐歌女。

而长乐村的夏氏与杨氏家族素有亲缘,两大家族世代和睦相处。后来,在杨、夏两姓族长的倡导下,后人为了发扬和祝贺亲邻杨氏的传统习俗,显示祖宗的光荣门第,便每隔几年就出动一次龙吟车在境内游乐,与长芦抬龙、薛城花台一起形成了具有民间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在以前,龙吟车并不叫龙吟车,而是叫凌云车或是辚辚车。‘凌云’表示的是车的高大,而‘辚辚’则象征了车在运动时发出的声音。1988年恢复龙吟车出游时,正好是中国传统的龙年,为了体现龙年国瑞的祝福,他们就把车命名为‘龙吟车’。”夏友本说道。

据了解,2007年和2009年,龙吟车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已被南京市和江苏省分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讯员:邢光理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