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市如东县有个栟(bēn)茶镇,地处如东县西北。据《栟茶镇志》记载,传说1400多年前海水顶托形成这方宝地。
唐初,栟茶一带始有煎盐场亭建制。与栟茶有关的文字记载始见于宋代文献。在宋代当地官员宋伯仁的诗集中,有诗名为《拼桑得替题道院》。南宋历史典籍《宋会要》称呼此地为“拼搡”或“拼桑”。两种写法都离不开桑树,因为古时此地种植大量桑树,人们以养殖蚕桑为业。
宋代,栟茶镇凿河运盐送至扬泰,再至全国各地,有“苏东古盐都,运河入海口”之称。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主持修建捍海堰,俗称范公堤,栟茶从中受益,百姓安居,渔盐各业兴旺。明代盐业繁荣,栟茶富商巨贾云集,盛极一时。
清代,栟茶有中、东、西、北四个方向的石板街,连接鱼骨式的47条巷道、数百个院落。街道青砖黛瓦、古朴清幽,宛若一幅立体水墨画。至今,栟茶仍有明清古建筑和文保单位12处,诉说着古镇厚重历史。

栟茶自古以海产美食著称,有“天下第一鲜”炒文蛤,有国菜之典、地标之王竹蛏汤,还有以蟹油、虾籽等为馅料的民国年间老字号一柱楼烧饼……
近年来,栟茶镇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国家生态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是长三角北翼独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古镇。
文字:刘春
摄影:缪根山/视觉江苏
设计:郑玲玲
翻译:卫鑫
鸣谢:如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