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城墙那些事儿|颗粒归仓“民”城墙

编者按

今年35日,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来自南京市博物总馆的宋燕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六朝博物馆的建设故事。“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8年来他们将流落在外的明城墙砖一块块征集起来,收回了40多万块。这是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守护文物的一个生动缩影。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不知道多少南京人童年时都吟过这段童谣。的确,明城墙是南京的文化名片,背后有太多值得说道的故事。国际古迹遗址日到来之际,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推出《城墙那些事儿》系列短视频,为你讲述南京城墙背后关于守护和传承的故事。

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墙——南京明城墙。不同于常见的北方夯土城墙,南京明城墙由砖石砌筑。粗略估计,仅城砖一项使用的建材就超过了3亿块。

今年全国两会上,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活动的故事。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因何而起?目前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明城墙又为何被称作“民”城墙?今天是国际古迹遗址日,戳视频,为你揭晓答案。

策划:潘青松 高伟

统筹:唐澄 曹阳 高鑫

文案:王苏禾

摄像:曹阳 王瑞枫

剪辑:王瑞枫

出镜:董双

设计:郑玲玲

检校:金勇

鸣谢:

南京市博物总馆

南京城墙博物馆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