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姿正腔媛|“集体喊停”皆因“不可抗力”?音乐节如何唱出更多好声音

4月、5月,春暖花开,是户外音乐节的扎堆季。然而,近期国内多个音乐节陷入取消潮。台州飞龙湖迷笛音乐节、温州星巢秘境音乐节、无锡九龙湾音乐节相继宣布因不可抗力延期或取消。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确实存在的不可抗力因素,更归因于很多音乐节票房难以达到预期。

城市主动举办音乐节,一度被视为解锁本地文旅的流量密码。按照估算,音乐节期间每1元门票可带动城市餐饮、住宿、交通、文旅等其他行业78元的消费。去年以来,全国迎来音乐节井喷之势,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音乐节数量达560场,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有近50场音乐节在全国各地开展。场次的激增,市场需求的旺盛,带动音乐节市场持续下沉,越来越多的音乐节走出了一、二线城市,在三、四线城市乃至乡村落地。

音乐节的井喷之势,是消费者文化需求倒逼、音乐市场发展使然的结果,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音乐节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一些问题也愈发频繁地显现:部分音乐节阵容重复明显,同质化严重,总是差不多的乐队唱差不多的歌;服务保障不到位,主办方缺乏规划,开票后临时更改演出阵容,现场混乱、频繁出现设备故障,音乐节成音乐劫;票价飙升,黄牛泛滥,出现价格刺客”……很多音乐节面临着吸引力不足、品牌难以延续的难题。

如何保持年轻人对音乐节的长期喜爱,成为当下音乐节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如果说在早期,音乐节的出现和蔓延,满足的是人们的新奇体验以及小众喜好,那么今天,音乐节、演唱会等变得日益大众化、日常化。而随着供给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选择,这类内容同质化、体验感不佳的文艺演出失去市场认可,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当人们越看重质量、追求服务,越说明办好一场音乐节并不是易事。音乐节涉及乐队质量、服务水平、硬件设备等方方面面,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关乎实力更关乎诚意,做优服务软件,夯实设施硬件,才是提升音乐节吸引力的重要保障。

音乐节归根到底是文化产品,而文化产品注定不能赚快钱。事实证明,如果只看到音乐节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计成本跟风举办、片面追求人气盲目举办,最终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对一个城市来说,是否要举办音乐节,如何办好音乐节,还应保持清醒。必须认识到,音乐节品牌的打造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音乐节主办方和当地相关部门的长期深耕。人们需要音乐,城市也需要音乐节。从长远看,让更多城市唱出音乐节的好声音,还需结合地域文化,培育城市氛围,打造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音乐节,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期待,谋求余韵悠长的发展后劲。

魏晓敏)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