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文化中国行|古琴评话与淘米洗菜声交织,老街巷里触摸扬州城市脉搏

烟花三月下扬州,哪里能感受地地道道的扬州味?在老城区,近500条历史悠久的街巷,构成了这座城市的血脉。4月22日,“文化中国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扬州,记者团探访了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和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深入感受扬州的街巷文化。

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

小剧场+老街区,文艺范和烟火气在这里交融

烟花三月,古城扬州大街小巷人流涌动。漫步东关街,市井烟火气交织着文艺气息扑面而来。位于东关街入口处的冬荣园小剧场内喝彩声不断,精彩的杖头木偶戏正在上演。游客在这里可以喝茶看戏,感受扬州传统的慢生活。

冬荣园小剧场

扬州市文广旅局党委委员、市文物局副局长徐国兵介绍,为了让年轻人感受到扬州非遗文化的魅力,以盐商住宅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基础,冬荣园小剧场定期演出评话、扬剧、弹词、清曲等非遗节目。

作为扬州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东关街先后建成了冬荣园小剧场、芍药园子长乐客栈书场、张玉良纪念馆小剧场等,浓厚的地域文化演出不仅吸引着八方游客,也使得夜晚的东关街更有烟火气。

徐国兵表示,2023年全市50多家小剧场演出超过4000场,“五一”、春节等假期,每天演出有七八场,为游客提供了白天观景、晚上看戏的全天候旅游新体验。

延续生活氛围,在旧时光里迸发新活力

在东关街不远处便是仁丰里街区,青石砖灰墙面画就了一幅别样的古城春景,长长的巷口深处点缀了一抹青绿,在烈日下投射出一小片清凉的阴影。

仁丰里街区

不似东关街的热闹活泼,这里的时光仿佛慢了下来。窄窄的道路上不时有人骑车穿过,留下一阵清脆的铃声;老人坐在家门口,一边择菜,一边拉着家常。

700米的路线,正常步行只需10分钟,可在仁丰里,却需要近1小时才能“走完”。仁丰里南北走向,多条小巷东西排列,整个街区呈鱼骨状,保留着隋唐时期的街巷肌理。青砖黑瓦、飞檐翘角,仍是古时江南建筑风格,有旌忠寺、阮元家庙等历史遗存十几处。

沿着街区往里走,扬州剪纸、扬州漆器、锔瓷工艺、通草花制作……传统文化和非遗手工在这里展现着新活力。

“从明代开始,仁丰里就是扬州人的重要住宅区域。”扬州市汶河街道宣传委员朱涓介绍,“近年来,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街区努力改善居住条件,延续古城小巷的生活氛围,留住活态历史,让繁华热闹在古城重现。”

“老建筑和老邻居都还在,改造后水电气使用更方便,在这里能看到扬州城的‘里子’。”

仁丰里82-1号的居民袁荔出生在仁丰里,成年后一直在上海工作,如今又回到了曾经生活的小巷,开启了诗情画意的第二段人生。她结合自身的兴趣,推出各种套色印章,吸引年轻人来集章打卡。她说:“希望这些印章,可以成为游客认识仁丰里的窗口。”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文 郑芮/摄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