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丰古镇位于盐城东台市,历史悠久,汉初以煮盐入史,古名小淘浦。南唐建置,设小淘盐场。北宋范仲淹任盐仓监,率当地民众修成海堤阻挡海潮,这条海堤被称为范公堤,之后此地遂更名“安丰”,寓民安物丰之意。明清时期成为闻名天下的淮南主要盐场之一,逐步建成了南北七里长的麻石板古街。
安丰古镇现存历史街道4处,古巷道68条,明清建筑30余处。以古南石桥大街为中轴、鲍氏建筑群为代表的25万多平方米古建筑群,构成独特的晋徽商贾与淮扬本土建筑流派相融合的古建筑群。
古镇因盐而盛,一直是政府课税的重点盐场,也吸引各地商贾争相来此创业兴业。明清时期,各地商贾汇集于此,给古镇带来繁荣,使得古镇商业十分兴旺发达,形成了“两河夹一街”的整体布局形态。古时大宗运输基本上是靠漕运,因此安丰的串场河与海河就成了重要的运输通道,沿河建有许多老码头,两河东南汇入三仓河,再流入大海,可谓是通江达海。
安丰盐场明清时雄踞“淮南中十场”之首,八方商贾云集于此,汇聚成万户居民、千家店铺、百业兴旺的兴隆恢宏景象。如今的安丰古南街是“七里长街”保留较为完好的一部分,全长近千米。这条古街还是明代盐民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和明末清初布衣诗人吴嘉纪的故里。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使安丰镇获评苏北首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创成国家生态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中国特色小镇、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卫生镇、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镇等,安丰古镇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现如今,安丰镇紧紧围绕“江苏精密制造产业强镇、黄海盐韵文化旅游古镇、全国美丽宜居幸福小镇”发展定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争作示范。紧扣建成百亿精密制造产业园目标,发展新质生产力,量质并举强产业。以全力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抓手,引培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做美精致城镇,高标准实施新镇区配套、老街区更新、古街区扩容工程。重点打造串场河文化带、老204国道商贸带、兴丰路康居示范带。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一村一特”,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有一种幸福叫安丰”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字:刘霞
图片:东台市安丰古镇景区
设计:郑诚
翻译:卫鑫
鸣谢:东台市地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