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湾头:重阳节“遍插茱萸”故地

湾头古称“茱萸湾”, 位于扬州市广陵区。 据传闻,因这里是隋唐时京杭大运河由此向南进入扬州13道湾的第一道湾而得名。

“天下玉,扬州工”,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曾出现汉、唐、清三次高峰,特别是清代中叶,扬州成为全国琢玉中心。而湾头镇是扬州最大的玉器生产加工基地。湾头老街的南段,当地人又称“老玉器街”。在这条街道两侧,散落着大大小小数十家生产玉器的作坊。老街上的玉器兴于上世纪80年代,“扬州工,在湾头”的名号也从那时开始叫响。

湾头曾名茱萸村、茱萸湾。如今,位于湾头镇的茱萸湾风景名胜区是一座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花卉、植物动物观赏和现代游乐为一体的半岛生态型动植物园。史料记载,汉吴王刘濞开此通海陵仓,此地有茱萸村,家家遍植茱萸树,古邗沟在这里形成一个弯道,故得名“茱萸湾”。 中唐著名诗人刘长卿留下“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的著名诗句。

扬州茱萸湾风景区位于扬州东郊湾头镇,拥有国内最大的茱萸观景林。

扬州文史专家表示,遍插茱萸的景象在扬州古代确实存在。明清之前,扬州人在重阳节当日都会和家人一起远足或登高,并采摘茱萸回家后挂在门上,以表示兄弟团结、家庭和睦。后来因明朝和清朝战乱,扬州的茱萸量减少,重阳节采茱萸的习俗也渐渐被人淡忘。

为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茱萸文化景点,近年来该景区从河南等地深山引进了数百棵茱萸树。这些茱萸树树龄大多数在150年左右,有的达200年以上,相当稀少。每年3月初,茱萸先开花后长叶,成片成片的茱萸花竞相绽放,人们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金黄色的花朵布满枝头,引得游人纷至沓来,赏花踏春。而到了深秋,累累红果挂满枝头,娇艳欲滴,又是另一种风情。

文字:刘霞

图片:李文斌 陈咏/视觉江苏

设计:葛逸潭

翻译:卫鑫

鸣谢:扬州市邗江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责编:白雪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