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文化中国行”,打卡经典走出满满文化自信_扬州网

  走老街、看古宅、品非遗……连日来,“文化中国行”主题采访活动全面展开,广大记者走进江苏、浙江等多地,全方位打卡各地文化胜地,全景式展示文化家底,全媒体解密文化密码,给广大人民群众上了一堂行走的“文化课”,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中国行,是中央宣传部牵头组织的主题宣传活动,主要围绕文物古迹发现、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文化旅游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文明交流互鉴等内容,设置“考古中国”“探访中国”“游历中国”“非遗中国”“开放中国”等重点篇章,多维度立体式报道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跟随记者的镜头和笔头,广大人民群众饱览各地文化胜景,感受浓浓的文化气息,接受丰富的文化熏陶,必将激发文化自信、接续奋斗的豪情。

  打卡博物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记者走进南京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一件件珍贵文物讲述着过去辉煌的历史,南京云锦的绚丽多姿让人惊喜不断,南京剪纸、秦淮灯彩、南京云锦、南京绒花等20个特色非遗项目令人应接不暇。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记者走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畅游”运河,穿梭在运河沿线古街,仿佛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一个个博物馆就是一座座文化大观园,让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眼望尽、大为震撼。

  历史文化古城古街,是展示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面积约116公顷,“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风貌令人陶醉,坚持保护与利用同行,对古城“细胞级”保护,真正让古建老宅“活”起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扬州东关街,虽然全长只有1122米,却有个园、逸圃、汪氏小苑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华氏园、冬荣园等省市级文保单位25处、历史建筑8处,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一个个保持完好的历史文化古城,一条条人潮涌动的历史文化街区,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世今生,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的保护,最终目的在于传承利用。在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年轻的创客、非遗传承人、艺术工作者汇聚于此,给老街注入新活力;大运河数字文献馆、数字影像馆相继投用,运河与现代文化交融相汇,彰显新的时代价值。在沧州,蹁跹灵动的十二花神舞、清越悠扬的古诗词朗诵、汉风唐韵的古装舞蹈……“沧州市大运河花朝节”舞台上各类节目精彩纷呈,为广大游客奉上了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品鉴盛宴。保护传承,活化利用,把古老文化与今日中国融为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永放光芒。

  “文化中国行”,打卡文化经典,必将刮起一阵“文化旋风”,走出满满文化自信,唤醒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一鸣/文)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