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姿正腔媛|劳动节来临之际,重新审视劳动与休息的意义

“五一”假期将至,刚刚开售就“秒光”的火车票,各大平台上所剩无几的酒店房源,提前锁定“一亿人”的淄博、哈尔滨、南京等热门城市,快速进入“拥堵模式”的各大景点……种种情形显示一场热辣滚烫的假日狂欢正在开启。尽管此前关于调休的讨论仍未完全停息,但人们期盼已久的假日终于要来了。

为什么人们对于放假的渴望如此强烈?伴随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快节奏、高强度成为社会的主旋律,有人按下“倍速键”,朝着目标和梦想一路狂奔;有人日常生活被忙碌和焦虑所充斥,“压力山大”身心俱疲。无论主动抑或被动,休息赤字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现实状况。更有个别用人单位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任意延长员工劳动时间,漠视员工的生命健康权,把加班视为“企业文化”,这无疑曲解了劳动和奋斗的初衷,也引发社会反思。事实上,当前人们对于“离线休息权”的呼吁,对于“公园20分钟”的热衷,对于“小长假”的渴盼,正是闲暇时间普遍缺失的现实折射。

对于今天的现实,哲学家们早已有深刻洞察。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传统的工业文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使人变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感情生活的单纯技术性的动物和功利性动物,从需求异化到劳动异化再到消费异化,形成了单向度的人。但人不仅生存于物质世界,也要生活于意义世界。科学技术与物质基础越发达,人类对于意义的需求就越强烈。物质世界的建设靠劳动,意义世界的建构则离不开休息和休闲。休闲是展现和发展人的精神向度的重要方式,也是“更高品质的生活”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于劳动和休息的感受与诉求也不同。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要素的迭变和机器换人等技术的运用,人们从低效重复劳动中解放出将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新形势下,很多劳动者劳动时间碎片化、多元化,保障劳动者休息权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适配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相关部门应在落实法律法规政策的基础上,采用更加灵活柔性的方式,更好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让人们得到更充分更高层次的休闲。这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休息”本身也能创造财富,和人们闲暇时间息息相关的休闲经济、休闲产业的发展,正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可期前景。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者的节日。它的源起和历史提醒我们,劳动很重要,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休息也很重要,没有休息,人就成了机器和工具,成了工业链条上可磨损的零件。劳动与休息都是人生的必须,彼此并不矛盾。休息不是躺平摆烂或者浪费时间,而是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自我疗愈,休息也是为了劳动的“再出发”。休息和劳动一样,与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紧密相连。劳动创造和累积的财富,也是为了让劳动者有能力更好地休息休闲、享受美好生活。

人生是一场修行。辛勤工作之余好好休息,是每位劳动者的必修课,也是全社会需要合力作答的新课题。

(陈立民)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