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要求学生答辩通过后手抄毕业论文,并且布置了多达几个文档的抄写要求,“抄写要求”还包括,必须使用特定格式的纸张,每页400个字,起码需要抄写30页以上,抄写的笔迹不能太粗等等。在经历几天的舆论发酵之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终于放弃了这一不合理规定,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
不可否认,由于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人们与手写文字渐行渐远,很多的企事业单位甚至早就开始了无纸化办公,这也让手写变得更加可有可无。受此影响,大学生的书写能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退步。但这正如印刷术带来的出版革命一样,计算机办公代替手写也是一场科技的进步,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坚持把手抄毕业论文当作自己的一个“特色”,并希望借此考查书写能力,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不仅缺乏现实意义而且毫无必要性,无异于是在“画蛇添足”。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一个必修科目,目的是考核学生分析、思考等综合能力,有了电子文档就够了,再手抄耗时耗力不说,这动辄几万字的论文,手抄一遍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更何况还会造成纸张的浪费。其实,学校要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可以开设一门书法选修课,让有兴趣的学生自由选择,而不必要强制每个人都用抄论文的方式去锻炼。而且,抄写了论文当真就能提高书写能力?
大学生临近毕业非常繁忙,又要考试,又要写论文,还要四处投简历、找工作,学校强行要求手抄论文无疑给学生们增加了额外负担,更何况做的是完完全全的无用功。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曝出了很多高校的奇葩规定,有的规定不许使用电子产品,有的规定起床熄灯时间,有的规定不许在床边挂布帘,等等,把中学的一套管理模式带进了大学。这样的结果,往近处说是会增加学生负担,往远处说是限制了大学生的天性,这样的教育只会教出一群 “乖孩子”,却失去了宝贵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