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扬州大桥镇:白塔河畔繁荣依旧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濒长江、西枕夹江,白塔河穿镇而过,凭借独特的地域优势,古镇“依水而兴、因商而荣”,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清光绪《江都县志》记载:“大桥古称白沙,近江滨,聚落颇盛。”隋唐时,这里已人丁兴旺,形成规模。宋代,白沙改名为大桥镇,成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元代的大桥镇是扬州东乡重镇,成为兵马驻扎区和农产品集散地。

到了明代,大桥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明代万历年间,为避免漕船经瓜洲运口盘坝延长时间和浪费劳资,平江伯陈瑄开凿了白塔河。白塔河北起通扬运河(运盐河)、流经今吴桥(谢桥)、焦荡、三墩桥、大桥,至中闸河口入江。大桥镇逐渐成为重要的水陆枢纽、货物中转集散地,商贸的兴起促进了大桥的繁华。

不过,白塔河虽然便利了南北的水上交通,却阻隔了东西的陆路通行,甚至一度给大桥百姓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清代康熙年间,大桥镇上一位家境殷实的名士朱江,出资在白塔河上建了一座桥梁。相传,朱江说“我造桥以济行人”,永济桥因此得名。永济桥建成后,成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扬州江都区大桥镇盛开的油菜花和碧绿的麦苗相互掩映,构成秀美农村画卷。

千百年来,因为长江和运河的滋养,大桥“因运成市、因市成街、因街成镇”。大桥古镇区至今仍保存完整,店面相连,繁荣依旧。进入21世纪,新的大桥镇由三镇两乡合并而成,它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箱包之乡”“船舶基地”。全镇培植出冶金机械、船舶制造、皮革笔刷、医药化工、工艺洁具等五大产业集群,产品不但远销大江南北,而且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文字:白雪

摄影:郁兴/视觉江苏

设计:朱丹清

翻译:卫鑫

鸣谢:扬州市江都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责编:刘春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