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的枝干一改坚硬粗糙本色,长出了毛茸茸的爪子;熟悉的拥抱动作被定格为围巾的形状;色彩鲜艳的铁艺小人或单手勾树,或双手环抱,伸手试图与行人相拥……当公共艺术与梧桐树“双向奔赴”,在2024年“五一”小长假会为南京的市民游客带来怎样的惊喜?

近日,秦淮区中山南路一侧37棵梧桐树纷纷“长出手臂”,变身一条多姿多彩的艺术长廊。原来是南京万象天地联合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发起的“我们的梧桐2.0”青年公共艺术群展正在举行。
此次公益活动,扮靓中山南路一侧37棵梧桐树,用艺术装点树木,以“拥抱”的姿态致敬南京的城市符号——梧桐。
解锁拥抱的力量 一场青年艺术群展
大规模种植于19世纪20年代的梧桐,作为重要的城市符号,已成为南京集体记忆不可割舍的部分。“梧桐”,也是每一位南京人心里的念想,时时回响。
“我们的梧桐2.0”城市公益活动主创团队均为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大一学生,他们的作品以“拥抱”为核心策展主题,围绕“Pet and Hug动物的爪子”“Trees Friends梧桐和他的朋友”“Artists大艺术家”“Trees Hug拥抱与爱”“Flower And Hug花与拥抱”五大主题,传递温暖的拥抱力量。

前三个分区突出梧桐与自然界生物,与人类精神文明的交融互动;后两个分区则更为关注“拥抱”作为主体情感的炽烈表达。
“我们的初衷是孵化和培育青年艺术家,以工作坊的形式,带领60位年轻的艺术创作者进行梧桐主题的公益创作,让他们脑海中、画纸上的创意梦想落地,也是为美化南京作出了我们的贡献。”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教师刘畅表示,此次活动将助力青年艺术家实现更具突破性和前瞻性的创作实践。
梧桐树“拥抱指南” 一种很新的解压方式
当下的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许就是解压的最好方式。此次活动联动的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从公益的角度出发,以“拥抱”为主题展开相关创作,这些青年艺术家期望以梧桐为媒介,传达给人们温暖的力量。

不仅如此,伴随着盛夏光临,大自然开始向困在科研学习、繁忙工作中的年轻人释放魅力——从山野露营到City Walk,从户外攀岩到公园观鸟,自然的疗愈也越来越沉浸在城市的角落。
“五一”小长假期间,在“梧桐树”秀场,开辟了“抱树互动区”,满足大家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抱树解压的需求,来一场“酣畅淋漓”的City Hug。
目的地旅行 打卡时髦梧桐大道
南京的梧桐,承载着人们的感情和记忆。历经岁月后,现今的梧桐景观伴随城市更新的浪潮,原有场所的功能属性得以拓展,呈现出多义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梧桐2.0”青年艺术群展也使得南京时髦梧桐大道再度出圈。
此次升级的“我们的梧桐2.0”,围绕梧桐树进行“拥抱”主题创作,运用毛线、气模、铁艺等多种材质呈现,邀请在地高校共创,着眼于公益性与共创属性,并以“抱树”动作作为连接,构建让人们靠得更近的空间和情境。以“城市+艺术”的方式,打破次元壁,为老城南织就公益与文旅相结合的新思路,让“五一”来秦淮旅游成为新风尚。

文旅讲师、南京City Walk线路设计师、领路人沈飞地说:“相信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会让南京的文化IP愈发丰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吕鑫 王悦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