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邵伯:一城繁华半城河

大运河贯穿扬州,孕育了沿线多个古镇,位于扬州市江都区西北的邵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邵伯已有1600多年历史。邵伯之名起源,与东晋谢安有关。清《甘棠小志》载,东晋太元十年,谢安于此筑埭,灌溉有节,民众常获丰收。后人感恩,比之周朝召伯功绩,遂名。后人植甘棠树纪念,建甘棠庙、谢公祠祭祀。“太傅堤存绿水浔,惠方邵伯颂棠荫。”铭记恩德,这里一草一木均烙上与谢安相关的印记,有惠政桥、甘棠义井、棠湖、甘棠义学、东山书院、甘棠路、甘棠社区、邵伯桥……千余年来,邵伯人世代相守,传承甘棠文化。

邵伯境内水网密布,可谓“一城繁华半城河”。运河之西有邵伯、黄子、赤岸、新城、白茆、朱家六湖,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之誉;运河之东有渌洋、荇丝、艾菱、星荡等湖。“对岸当门皆种柳,几家临水半居楼”,这是清代诗人徐廷珍对邵伯地理环境的真实描写。

春夏之际,扬州市江都区邵伯古镇美丽如画,充满勃勃生机。

邵伯因运而兴,明清以来,邵伯商业繁荣,帆樯林立、行旅如织、百货屯聚。“今朝车马地,昔日战争场,我有扬州鹤,谁存邵伯棠。”这是文天祥看到的繁盛邵伯。借运河之利,运河南北文化也在这里兼容并蓄、交流融合。“邵伯锣鼓小牌子”气势雄伟、格调清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邵伯镇被授予“江苏省民歌民乐之乡”称号。

邵伯有邵伯古堤、邵伯码头及铁牛等历史文化遗产。2023年,江苏省发改委下达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邵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展示项目入围。抓住发展机遇,邵伯正对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微整治,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运河古镇“活起来”。

文字:白雪

摄影:孙忠南/视觉江苏

设计:郑诚

翻译:卫鑫

鸣谢:扬州市江都区地方志办公室

责编:刘春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