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氾水:素称“金氾水”和“宝应首镇”

氾(fán)水镇地处扬州市北部,是扬州市最大的乡镇之一,素有“金氾水”和“宝应首镇”之称。

氾水,源于汉末,始建于唐,时称范水集,元代称范氏寨,元末沉于洪水,后又重建于明朝初年。据记载:“明洪武年间称宝应南三十六里有新镇,万历年间开宏济河,建氾水闸,镇以闸名。”

氾水繁荣,与大运河息息相关。明清时期,运河繁忙的漕运船队由镇旁经过,优越的地理环境,便捷的交通运输,使氾水经济发达、商贾云集,集镇规模不断扩大。

明代后期,氾水的城镇已基本形成,与运河构成了“凹”形商业区。酱园坊、槽坊、茶食坊、磨坊、染坊、豆腐坊等应有尽有,可谓“列市带贵,商贾竞至”。民国年间,氾水镇有100多家商号和近20个钱庄。据史载,该地“运销上海、无锡、天津等地的稻麦每年有数十万担,实为苏北六大镇之一”。民间有一首童谣流传至今,“金氾水,银宝应,铜打的高邮,铁做的界首”,可见氾水昔日的繁华。

宝应县氾水镇石桥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农民在田间采收莴苣。

如今的氾水镇,水陆交通便利,淮江公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经济繁荣、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环境宜人,逐步发展成为苏中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曾先后获得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新型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省卫生城镇等称号。这个千年古镇,正在运河岸边冉冉升起。

文字:白雪

摄影:沈冬兵/视觉江苏

设计:郑玲玲

翻译:卫鑫

鸣谢:宝应县地方志编修中心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