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暨百场宣讲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紫金山实验室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获评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得知团队获得国家级五四表彰,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团队首席科学家尤肖虎由衷感到兴奋,“我们团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们特别具有战斗力,始终走在国际6G研发时间表前列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我们将再接再厉!”
2018年,紫金山实验室普适通信研究中心围绕6G重大任务攻关组建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这是一支由首席科学家领衔、以青年科研工作者为主体的科研团队。167名团队成员中,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72%。六年来,团队牵头国家6G总体技术研究项目,扎实开展自主研发,攻克系列核心技术,在光子太赫兹通信技术、无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网络分级内生智能技术、毫米波相控阵芯片、贝叶斯学习基带芯片等创新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关键指标创造多项“全球第一”。
紫金山实验室普适通信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骨干成员刘泽宁作为团队青年代表在北京接受颁奖。2020年,从中国科学院博士毕业后的刘泽宁放弃了留校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加入紫金山实验室,从事无线网络分级内生智能技术研发。“我们团队有句口号,要做‘顶天’又‘立地’的科研。一方面要做最前沿的顶尖技术攻坚,另一方面也要能落在地上,研究成果需要能够转化为生产力。”
从3G、4G到5G、6G,61岁的尤肖虎院士领着一批批青年人才始终走在移动通信技术的前沿。“紫金山实验室是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国家级研发平台,我们要提高自身的起点及定位,攻克普通研发机构及高校所不能做的难题,要突破制约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科技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尤肖虎介绍。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张川是6G团队中贝叶斯学习基带芯片的课题负责人,他与博士生研究员们一起聚焦突破基带芯片关键技术。基于全国产、全自主可控流程,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普适性贝叶斯学习基带芯片,并构建了全链路基带电路生成软件系统。目前,芯片已成功应用于6G试验系统,关键指标国际领先。“基带芯片主要用于5G、6G的基带信号处理,我们团队以贝叶斯推理原理实现了相关核心模块,并完成了从以往的替换式演进到平滑演进的重要过程。此外,我们的基带电路自动生成软件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的研发人员快速敏捷地生成所需的基带电路设计。一位零基础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设计出芯片电路来。”张川说。
团队青年代表、无蜂窝通信技术课题组骨干成员曹阳表示,这份表彰是荣誉更是前进的动力。他表示,让好技术走出实验室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团队奋斗的目标。未来团队将继续朝着两个方向努力:锚定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加速 6G关键核心技术体系性攻关;加强6G新技术示范应用,高水平推进成果转化,让好技术走出实验室。
“我们已经在6G关键能力验证方面取得了突破,率先实现了传输性能的量级提升。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攻关6G通智感融合、空地一体覆盖新技术,并加速建立自主可控的6G核心器件支撑体系。此外,我们已经联合运营商、设备商等龙头企事业单位开展示范应用和成果推广,用我们的技术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曹阳说。
尤肖虎也寄语青年科研工作者:“青年人一定要立志高远,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前沿的瓶颈问题进行攻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文 实习生 孔梓萱
邓宇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