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比博斯特为国产车开发“更智慧的底盘” 来不及眨眼,信号就传输到位

人眼眨一下,大约200毫秒。但这“一眨眼”的工夫,在比博斯特(江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信号传输要求中,被定义为“不合格”。

“我们要控制在150毫秒以内。”4月12日,比博斯特生产车间,负责人刘兴博拿出一个金属构件向记者介绍,这就是该公司的旗舰产品——BIBC(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

这一金属“小盒子”有何神奇之处?刘兴博又拿出真空助力器、真空泵、电子车身稳定控制装置、电子驻车装置等一堆零部件。“这些是传统的线控制动装置,以前分散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现在它们被集合在一起。”刘兴博介绍说,这个“小盒子”中元件数量减少为3个,分别是电子液压助力装置、电子车身稳定控制装置、电子驻车装置,刹车等信号传递提速约30%,成本压降三分之一以上。

比博斯特是国内汽车科创企业中最先拥有One-box技术,最先生产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BIBC的企业。2022年5月,比博斯特生产基地落户位于崇川区的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致力于汽车底盘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底盘域控制器及一体化线控底盘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生产车间里,长100多米的全自动流水线上,焊接机械臂上下摆动,十几个制作工序同步进行。在履带输送下,每45秒就有一台BIBC产品下线,全产线具备年生产160万套产品的能力。公司已经和国内多家汽车制造厂商达成业务合作,今年预计营收超2亿元。

“BIBC只是布局汽车智能底盘新赛道的第一步。”比博斯特创始人刘晓辉打了个比喻:自动驾驶的算法相当于人类大脑的决策逻辑;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部件相当于眼睛、耳朵、鼻子,也就是感知端;智能底盘则是执行端,对应人的手脚、神经、脊髓等,接收并执行指令,实现自动驾驶。

在公司办公楼四楼,30位身穿制服的技术人员在工位和厂房检查实验数据。“这里是我们公司的‘中枢’。”刘兴博介绍,公司研发团队现有科研人员超150人,基本上都是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高材生,硕博比例超过25%。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依托清华实验室,国产智能底盘在技术层面已经打破国外垄断,下一步需要在产品质量上实现超越。”刘晓辉介绍,公司今年将实现智能悬架产品量产,智能转向产品技术开发达到量产要求。到2025年,比博斯特将完成智能制动、转向、悬架三大领域产品全量产,更加扎稳自己的“底盘”功夫。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周楠 贲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