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City Walk”的风吹向全国,成为当下最时髦的消遣活动。与强调时间短、花费少、效率高的“特种兵式旅行”相比,City Walk更像是与城市的一场即时约会,绕开拥挤人群、避开网红景点,以双脚丈量城市肌理,感受城市的鲜活生命力。

在国内谈City Walk,上海是座绕不开的城市。自1843年开埠以后,得世界风气之先,这里既有外滩景观带上的万国建筑,也有老城区的街巷弄堂。作为热门打卡地,当武康路、安福路因蹿红而变得过于拥挤后,如何在“梧桐区”寻一处静谧之地,感受城市的面子、里子?

5月3日,记者来到本次City Walk的起点——永嘉路。东西向的永嘉路是上海六十四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拥有20多处名人故居,这条人文荟萃的马路,给记者的初印象很像南京的颐和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众多欧陆风情的洋房、里弄外,这里还有随处可见的咖啡店,以及许多供市民活动的公共空间。

始建于1946年的永嘉新村曾是交通银行的职工宿舍,堪称上海里弄住宅的缩影。往前走经过岳阳路口向前就到了嘉园,这是一处由旧式里弄改造而成的现代人才公寓。在永嘉路和太原路的路口,是一座被爬山虎覆盖的网绿大厦,十分特立独行。不远处的口袋公园里,狗狗在中庭空地嬉闹,人们则倚靠在公园座椅上喝茶闲谈。

城市学家简·雅各布斯曾将这种人与人、人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形容为“街道的芭蕾”。相比于乘坐汽车,步行或骑行更有助于人们从微观尺度去发现城市,并且能够用整个身体去感觉,体会到那些真正对人而不是仅仅对机动车友好的城市细节。行走是对风景的慢慢靠拢,City Walk的魅力正在于此。
小店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沿着永嘉路走到尽头左拐就进入了襄阳南路,沿街有很多特色小吃店。位于襄阳南路与永嘉路交会处的乔家栅是一家老牌国营点心店,其八宝饭、粽子、擂沙团是几代上海人的味蕾记忆。往前走有一幢西洋装饰风格的雷米咖啡,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永康路转角的景致一览无遗。威皇小海鲜是附近人气最旺的餐馆之一,每到饭点门口都会排起长队。
最后一站来到南昌路,作为曾经的法租界,又紧邻繁华的淮海路,这儿有着与众不同的静谧悠然。全长1.6公里,同样是上海六十四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这里梧桐成荫、人文底蕴深厚,徐志摩、林风眠、傅聪、郭沫若等人的故居零散分布于此。南昌路也如同其路名一样有着红色基因,其100弄2号曾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也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旧址。至此,记者的上海城市漫步之旅告一段落。
记者手记
City Walk式旅游不仅面向游客,也面向市民,提醒人们将目光投向寻常巷陌,重新发现被忽视的“附近”。持此种旅行观的人更多追求随意随性地行走,沉浸式体验城市独特的风貌和气质,偶尔发现一些路边的惊喜,进而心生喜悦和满足。
City Walk的走红对于盘活文旅资源、创造消费场景带来新的启示。消费并非依靠刺激,而是基于人们的自然需求、顺势而为。如今人们的目的性消费已经基本转到了线上,城市商业应该将重心落实到如何创新产品、服务,重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体验上,以此挖掘新型消费潜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