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耐500℃!这一难题被攻克

最近,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何春年团队研发出新型氧化物弥散强化铝合金,将铝合金的服役温度从350℃提高至500℃,攻克了铝合金难以在400℃以上高温环境应用的难题。相关研究成果以“超分散氧化物强化的耐热铝合金”为题发表于《自然材料》期刊上。

图为超细氧化物纳米颗粒在铝基体中的均匀分散。

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重要领域提速减重的重大需求,对轻质金属材料的耐热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等优势,但由于其耐热性差,在当前航空航天领域最为关心的350℃—500℃温度区间,铝合金的高温性能急剧衰减成为制约结构设计、影响服役安全的关键短板。因此,持续推进高性能耐热铝合金的研发工作,特别是面向350℃—500℃的耐高温铝合金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材料优异的室/高温力学性能。

为此,何春年团队通过在铝合金中引入高含量、超细尺寸、均匀分散的纳米氧化物颗粒,成功提升了铝合金的耐高温性能。在研究中,该团队提出了全新的制备思路,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纳米颗粒的分散难题,将理论上最理想的材料转化为现实。最终,研制的新型铝合金在500℃的拉伸强度(200兆帕)相比传统铝合金提高了6倍以上,高温稳定性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图为材料优异的蠕变性能。

研究工作发表后,国际知名金属材料专家、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Alexis Deschamps教授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做了详细的评论和深入解读,认为该工作“发展了新型超细纳米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设计新策略,使得所制备的铝合金在高达500℃时仍具有前所未有的拉伸强度和抗高温蠕变性能,为铝合金在高温环境中的应用开辟了崭新领域”。

图为材料优异的高温稳定性。

何春年说:“这一新工艺过程简单、物料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因而具有显著的工业应用价值。我们正在与行业领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面向航空发动机与航天重要部件用耐热铝合金的制备研究,大力推进该材料的产业落地。”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