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个个智能汽车品牌相继亮相,“AR-HUD”这一热词备受关注。AR-HUD是一种将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于抬头显示(HUD)的汽车智能座舱系统。而位于仪征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跃升为HUD头部制造企业,有望成为中国本土HUD市场中出货量最大的供应商。2023年,该公司实现开票销售超5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截至去年底,泽景生产的智能HUD累计出货量突破100万台,市场占有率近20%。

4月20日,记者来到泽景电子,试驾一台配备该公司生产的AR-HUD抬头显示的智能汽车。记者刚坐上主驾驶位置,前挡风玻璃立刻“化身”智能信息屏幕。点开导航软件,导航信息也随之投影在眼前。“起初HUD的核心是安全价值。假设车辆以时速12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车主如果低头看导航或仪表盘,那么一秒钟相当于盲开33米。”泽景电子董事长张涛告诉记者,由于成本下降、功能性提升,AR-HUD不再是高端车型的选配,而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

泽景电子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将汽车智能座舱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2015年开始,该公司便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UD汽车抬头显示器,有效提高了驾驶人员的视觉体验,更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今年,公司最新量产的一款56英寸AR-HUD拥有超宽视角、1500:1对比度以及13000尼特虚像亮度,相当于将影院体验带到车内。记者了解到,AR-HUD集光学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软件算法等技术为一体,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但过去大多数传统HUD厂商主要提供单一硬件方案和第三方软件方案,适配度较低,不利于后期产品落地。

“没有好的硬件平台,就无法开发AR产品。但光有硬件平台,没有针对AR效果进行设计的工具,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想要AR-HUD的效果出色,软硬件必须实现精准配合。”张涛说。泽景电子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部署软硬件一体及全链条方案,不仅掌握着HUD产品全系硬件技术,也拥有先进的软件技术。其开发链实现从设计到仿真再到检验的闭环,拥有着在业界领先的能力。

当天,记者在公司实验室目睹一场HUD太阳光模拟器暴晒试验。当模拟的太阳光照射在HUD上,温度迅速上升,但泽景生产的HUD依然稳定运行,投屏的信息也清晰可见。这得益于公司自主研发的热仿真CAE及测试系统,方便适配不同规格、不同数据源、不同应用场景的光学系统。

去年11月,泽景电子凭借先进技术和智能座舱多形态交互体验,荣获2023铃轩奖“量产·智能座舱类金奖”,这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极具影响力的奖项。“就目前来看,下一代座舱产品不再局限于实现多屏互联,而是进化到智能化、多模态以及驾舱融合的阶段,以AR-HUD为代表的新一代的视觉交互系统会占据重要地位。”张涛表示,公司将围绕“视觉交互”这个核心能力,加大创新力度,逐步开拓特种装备、设备乃至消费市场。与此同时,泽景电子正坚定不移地走转型之路,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视觉交互科技企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