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记者从5月6日在南京召开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江苏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3日在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博物馆启动,活动时间持续1个月。

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拾峰介绍,今年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省市一体联动的方式,策划了“6+100”活动,即1场新闻发布会、1个主题宣传月、1个启动仪式、1场分享会、1次“云上博物”主题直播、1场“博物馆之夜”活动,并宣传推介全省各地3大系列100项博物馆特色重点展示项目,展现江苏博物馆丰富多彩的“看头”,让人民群众在看中学、看中品、看中玩、看中享。
1场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举办时间、地点及活动内容;发布2023年度江苏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
1个主题宣传月:策划在“水韵江苏”全媒体平台开设“到江苏看博物馆”专栏,以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各设区市为宣传单元,进行连续15天宣推,展现江苏博物馆事业的新发展、新成就。在“苏心游”平台开设“博物知旅”专区,用1个月的时间推介全省各地博物馆品牌项目、精品展览、相关研学产品路线。各地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博物馆同步组织宣传。

1个启动仪式: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暨2024“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于5月13日上午9:30在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博物馆举办。启动仪式上,将发布国际博物馆日全省博物馆百项特色活动;公布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江苏省博物馆教育优秀案例、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优秀案例;举行故宫·苏造府、宋锦非遗馆、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交易平台苏州运营中心项目建设签约仪式;视频连线“博物知旅·强国主播团”在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淮安市博物馆的活动,发布2024“博物知旅”主题活动主要内容。
1场分享会:5月13日14:30—17:00,在苏州东太湖大酒店吴越厅举办“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分享会,邀请专家学者、博物馆长、文物部门行政人员,从创新展览展陈模式、活化利用文物、深化文旅融合、推进联动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
1次“云上博物”主题直播:5月13日14:00—17:30,依托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江苏警官学院博物馆及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特展、特色社教活动、沉浸式展演体验,通过媒体平台策划推出“畅游布达拉宫”“探秘小指纹大学问”“解锁大报恩寺元宇宙空间”活动,通过“水韵江苏”全媒体、新华报业传媒全媒体发起网上直播。同时,联合文博圈、博物馆圈、文博圈读书会等专业媒体平台开展合作直播,带领全网受众深入感受江苏“云上博物”的独特魅力。
1场“博物馆之夜”活动:5月13日18:30—21:00,苏州湾博物馆将举办“博物馆之夜”,主要包括戏曲演出、苏湾雅市、手工技艺类非遗展示、主题灯光秀等特色活动。

三大系列百项博物馆特色活动:全省博物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推出“博·览、博·学、博·雅”系列特色活动。一是博·览:让精品展览“有看头”。主要包括《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北方有佳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辽代女性文物展》《叙利亚文明主题展》等高品质陈列展览52个,吸引广大观众走进博物馆观古通今、看展寻知。二是博·学:让品牌社教“有看头”。主要包括《“生命史诗的黎明”古生物研学活动》《漫步建军路·博物知盐城》《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点土成金系列活动》《“小指纹大学问”指纹科普进校园》等社教类活动32项,推动博物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融入社会、走进生活。三是博·雅:让文创活动“有看头”。全省博物馆推出《2024“博物馆大道”主题路书集章活动》《苏轼特展文创体验活动》《“姑苏十二色”丝绸文创系列产品》《“常博文创”淘宝店上线》等文创宣传活动16场,彰显博物馆文创IP的雅致之美,赋彩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据介绍,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具有三大特点:
强化省市联动。针对“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的特点,启动仪式上策划了主会场与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淮安市博物馆的连线互动。同时,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联动推出“博·览、博·学、博·雅”三大系列百项特色活动,充分放大“5·18国际博物馆日”节庆效应。
注重品牌培育。2022年,省文旅面向广大青少年打造“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季,这一活动入选2023年全国文化遗产旅游十佳案例,已成为江苏创新利用馆藏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品牌。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上,将同步启动2024“博物知旅”主题活动,继续组织全省博物馆推出“乐享博览、体验博学、记录博闻、共享博韵”四大系列文旅融合项目,充分发挥“博物知旅”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突出科技赋能。针对数字化时代传播方式的新趋势,联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江苏警官学院博物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策划了1场“云上博物”主题直播活动,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地“畅游布达拉宫”“探秘小指纹大学问”“解锁大报恩寺博物馆元宇宙空间”,展现江苏博物馆行业与科技融合的新成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