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 |“爱乐之城”何以炼成

近年来,音乐节市场持续升温,节假日尤其火爆。在遍地开花的音乐节中,常州成为一匹“黑马”。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常州太湖湾接待游客人次远超往年,总营收达2亿元。其中,5月1日至4日举行的太湖湾音乐节为其作出了重要贡献,更在社交媒体屡屡出圈,为常州赢来可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组数据能够直观反映常州这座“爱乐之城”的成色。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大型音乐节票房达到近32亿元,常州力压广州、天津、青岛等城市,位居全国大型音乐节票房首位。单就太湖湾音乐节而言,2023年票房比2019年音乐节增长了800%,今年比去年增长50%以上。可以说,音乐节已成为常州继新能源之后的又一张新名片。在音乐节这一赛道上,常州何以打败众多一二线城市脱颖而出?对其他城市而言又有何启示?

从太湖湾音乐节到芒禾音乐节,从新龙音乐节到长江森林音乐节,对待音乐节,常州是认真的。政策方面,去年4月,常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一场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音乐活动如果在常州举办,可获得高达100万元的政策奖励。服务方面,除了“阵容强大”的标配外,大到不吝投入保障全国各地乐迷的往返交通、为杜绝“柱子票”改造设施升级舞台,小到根据女性乐迷占比将部分男厕所改为女性专用、场内商品定价合理等,都用足了心思、展现了诚意,甚至能够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近几年来,各地都在为分得文旅“蛋糕”一杯羹铆足了劲,但事实上,“卷”到最后比的还是服务,拼的就是真诚。

音乐节不只是数小时的狂欢。一场大型音乐节吸引数万人蜂拥而至,背后是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链。在扩大音乐节消费半径上,常州做到了“多赢”和“共赢”。善于整合和集成资源,文商旅融合走在很多城市前列。比如,太湖湾音乐节的门票就包含了嬉戏谷的乐园门票,增强了乐迷“获得感”,也为游客深度了解城市打开一扇窗。比如,一些音乐节通过与美妆、茶饮甚至新能源汽车等品牌的跨界联动,为乐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消费场景。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常州向来擅长“无中生有”结出的另一个“隐形冠军”。

代表青春、时尚与潮流的音乐节,正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能。然而,纵观整个音乐节市场,质量良莠不齐,口碑两极分化。前有个别城市举办音乐节后发生大量乐迷失窃事件,后有多地音乐节因“不可抗力”取消或延期,还有一些音乐节因演出内容“注水”、高票价与低体验之间落差巨大、服务存在明显短板、退票手续费高企等问题,屡屡引发吐槽之声。一场有价值、有意义的音乐节,绝不是简单的圈场地、请明星、卖门票那么简单。虽然当下音乐节需求极其旺盛,但消费者对其本身的“含金量”已经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如果抱着赚快钱、割韭菜的心理盲目跟风复制,势必引发反噬甚至出局。

音乐节,始于音乐,却不止于音乐。对城市来说,音乐节是一张名片还是一个考验,关键在于能否精耕细作、修好内功。一个音乐节“点燃”一座城,实际上是当下新的消费逻辑的生动缩影。乘着消费活力涌动、市场稳步向好的东风,在打造新消费场景、抓住消费触点中做到品牌化、精品化,让消费者产生具有黏性的城市认同感,独特配方才能炼就“爱乐之城”,这也是在新赛道撬动消费新增量的正确打开方式。

责编:胡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