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全产业链研发创新,突破外资医疗器械巨头垄断——脑起搏器为帕金森治疗打开新大门

将一根耳机线粗细的电极导线植入脑部,与放置在锁骨位置镜片大小的“电池”连接,开机启动后,就能让帕金森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在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企业最新发布的脑起搏器产品,为帕金森病重症、药物控制不良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

“脑起搏器治疗是一种用电能影响大脑神经连接的神经外科操作,它为治疗脑神经疾病打开了一扇新大门。”2011年,作为国内第一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宁益华组建技术团队成立景昱医疗。十多年来,宁益华带领团队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目前,公司产品覆盖全国300多家帕金森病诊疗中心,销往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超30%,企业成为全球5家具备研发、生产、销售脑起搏器的公司之一。

脑起搏器是具有高技术壁垒的医疗器械,而景昱医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突破,源于企业十余年来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脑起搏器治疗领域都由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等外资器械巨头垄断,由于技术成熟、布局较早,它们在市场中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我们建立从基础研究到产品研发,再到科研临床、产品化的全流程体系,解决了市场上同类产品不能满足临床的痛点。”宁益华说。

研发脑起搏器,难点在哪?“芯片的研发以及电极的设计,这决定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宁益华说,神经调控芯片相当于产品的“大脑”,是极其重要的医疗部件,而电极设计的频率以及位移的程度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沿着这样的方向,宁益华带领团队逐一攻克这些重点难点问题。

就拿神经调控芯片的研发举例,宁益华说,企业组建了百余人的研发团队,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医药、机械、软件等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组成脑起搏器系统研发组,并建立江苏省无线远程可充电植入式神经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脑机神经调控芯片的研发与创新。经过无数次精密的研究、试验,企业自主研发出国内首枚神经调控芯片,实现了双通道异频电刺激,有效契合帕金森病左右不对称的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更好临床改善。企业产品全球领先,已两次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认证。另外,在脑起搏器术后治疗上,景昱医疗是全球最早提出远程异地程控这一概念的厂家,实现了体内信号和互联网信息的传输转换,让更多患者享受到远程诊疗的便利。

正是由于注重全产业链的研发创新,景昱医疗不仅实现了产品的持续迭代升级,更多全新的应用领域也正在被拓展。眼下,企业正在推进难治性强迫症、药物依赖等精神类疾病的临床试验,将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苏州市广济医院等医院合作,运用双靶点刺激技术,为未来精神类疾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产品预计2025年上市。

就在不久前,景昱医疗的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获受理,正式启动IPO进程。对于未来的发展,宁益华充满信心,“我们将不断坚持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与国内外医院、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创造更精准、更可靠的脑功能疾病治疗方案,不断突破科技创新边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俊杰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