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交汇点评|莫让陪诊“黄牛”搅乱行业生态

据《法治日报》报道,北京一市民因女儿生病挂不上号,情急之下在某社交平台发布求助帖,很快就有“陪诊师”私信表示,收费500元后可以帮助其解决挂号问题。此情况一经曝光,引来不少网友质疑“挂号难”是否和这些所谓的“陪诊师”抢占号源有关,进而对陪诊服务行业的本质产生了反思。

作为一种新兴业态,陪诊服务兴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定的社会需求。无论是空巢老人,还是异地就医的患者,在面对复杂的医疗流程时,他们往往会感到困惑无助。陪诊服务的兴起准确“击中”了这些人群的痛点,由陪诊师陪伴、引导患者就医,协助患者完成挂号、取药、缴费等流程,减少了他们来回跑腿折腾的麻烦,也大大提高了看病的效率。

然而,正如很多新兴事物一样,陪诊服务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陪诊师利用手中的资源和信息优势,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号源,以陪诊之名行倒卖号源之实。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陪诊服务的初衷,扰乱了医疗秩序,也损害了陪诊服务行业的职业信誉,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面对陪诊服务行业的乱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治,其中建规立制是重中之重。相关部门应及时关注、研究陪诊行业的特点,从服务保障患者就医的层面出发,完善行业规范和监管制度,而不能放任其“野蛮生长”。明确陪诊师的服务范围、收费标准,规范其经营行为,防止其越界从事非法活动。同时,加强对陪诊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从而进一步保证陪诊服务的质量。

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医院方面也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一方面,应加强对陪诊服务的规范引导,为新入院患者提供更加简洁、明了的引导服务,帮助他们熟悉就医流程、解答疑问;另一方面,还可设置志愿岗位或与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组织人员在院内为患者和家属提供陪诊导医等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也能够倒逼陪诊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

陪诊行业隐形“黄牛”的存在,搅乱陪诊服务这一新业态,也消解了公众对陪诊服务的美好期待。需要进一步堵塞政策漏洞,补齐陪诊短板,以避免陪诊师成为贩卖医生号源的非法牟利者。这既是维持医疗市场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陪诊服务有序发展的必要之举。唯有正视行业乱象,相关各方齐心协力,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才能将这个新业态、新职业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让陪诊服务真正成为满足患者需求、提升医疗效率、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张洁茹)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